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
多发群体15~44岁中青年人群。
常见症状存在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或两者并存。
特点(1)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2)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行为表现
强迫怀疑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怀疑,如反复检查是否关好门窗、是否忘记带钥匙。
强迫联想患者脑海中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一句话,便自然而然地想到另外一件事物并很久都沉溺在当时的情感中。
强迫清洗为了消除对脏物或细菌污染的担心,反复洗手或清洗物品。
强迫询问为了消除怀疑给患者带来的焦虑,常反复询问他人给予解释。
强迫性迟缓因仪式动作而行动迟缓,如出门前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已锁,而导致上班迟到。
强迫性穷思竭虑明知毫无意义,却反复思索一些无意义的事,如:为什么太阳不是方的?
强迫症在我们的身边很常见,我们可能会觉得患上强迫症的患者看起来和正常人无异,殊不知强迫症患者的内心深处往往在经历着波涛汹涌的思绪流转。因此,强迫症患者不能忽视其危害,要注意积极开始治疗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预防和克服轻微的强迫症呢?认知调整强迫症本身并不可怕,但许多患者对强迫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强迫症状产生疑病观念和紧张焦虑情绪,这不仅加重了自身的心理负担,而且这种心理负担又使强迫症加重。所以,治疗者有必要先向患者讲解有关强迫症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引起强迫症的原因、性质、结果及治疗的各种措施,使患者消除顾虑。
学会放松过于紧张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大脑进入强迫思维的死循环,尽量松弛地看待自己容易产生强迫的领域。运动是最好的身体放松法,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让整个身体活跃起来,大脑也会多分泌“愉快素”,一次大汗淋漓的跑步结束后,你或许更能发现这世界的美好。对自己所有想要说教的冲动不加理睬,带着这些美好继续学习和生活。
接受不完美对于不触及原则的细节问题,让自己更随意一些。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细节方面的宽容度,比如在没有收拾过的房间里待几天,试着让自己接受这种不完美,要知道,不够干净,有些凌乱,并不会毁掉你的人生。
失败只是一次经历不要害怕失败,与其不停地去想我要是失败了怎么办,不如告诉自己,失败又怎样,并不代表你的人生就是失败的,挫折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之后,才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编辑:梁振梅
策划:孙滢帆
END山东工商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处)融媒体中心编辑/王梓晨责编/杨薇高悦徐立雪指导老师/朱勇田永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