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Musk,这个星球上当代最牛的创业者,没有之一。他的战绩:
Zip2联合创始人,年被康柏(Compaq)以3.07亿美元收购
Paypal创始人兼CEO,年被eBay以15亿美元收购
SpaceX创始人,CEO,兼CTO,地球上唯一将太空技术商业化的民营企业
TelsaCEO,这个时代汽车产业的真正颠覆者
SolarCity董事长并提供公司最初创办的灵感,现已发展为全美最大太阳能发电公司
一个企业家跨界成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同时大尺度跨多个行业,不仅懂公司运营,还能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这样的人恐怕目前只有埃隆马斯克一人做到而已。
分析马斯克成功经验,以及他个人的思维模式的文章已经数不胜数,但在本文中,我想对他的学习能力做一次分析和整理。
如果要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他的学习能力的话,恐怕最合适的莫过于他对火箭技术的学习。航空技术可以说是人类工业制造领域的一个巅峰,SpaceX之前唯有世界上少数强国政府掌握而已。而马斯克从零开始自学,在创办SpaceX之后,他将不同领域的专家和顶尖人才聚在一起,并不断向他们学习,现在SpaceX的多个型号的火箭已经发射成功,而他也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航空专家。
马斯克的同事评价道:
和马斯克长期共事过的人都可以证实,他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完美的记忆力,这是他最显赫并且令人生畏的技能。孩童时代的马斯克就可以快速学习书本中的知识,而现在,这项技能与童年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在经营SpaceX几年后,马斯克成长为一名航空专家,很少有技术公司的CEO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程度能达到他那样的水准。布罗根说,“他教给我们时间的价值,我们教给他火箭知识。“——《(美)阿什利·万斯.硅谷钢铁侠》
我查阅了大量马斯克相关的书籍、资料后,结合我自身的理解,将他的一些学习技巧整理如下。
清晰的目标
马斯克在SpaceX的联合创始人JimCantrell提到,马斯克从公司创办至今十几年,其目标从未改变,怀着这样的目标去学习,具有极其强大的推动力。事实上,马斯克创办SpaceX的初心最早可追溯至其青少年时期为自己树立的远大抱负——使人类成为跨星球物种,而目的是为了避免人类的灭亡。
怀着这样的理想,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对火箭的学习会如此狂热;
马斯克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航天工业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他从坎特雷尔和其他人那里借来了《火箭推进原理》(RocketPropulsionElements)、《天体动力学基础》(FundamentalsofAstrodynamics)、《燃气涡轮和火箭推进的空气动力学》(AerothermodynamicsofGasTurbineandRocketPropulsion),还有其他各种专业书籍。
——《(美)阿什利·万斯.硅谷钢铁侠》
天生的专注
在《刻意练习》一书中,作者避免提及天生才能,最多也只是相信“天生的某种才能是促使他们更容易实现刻意练习”,我觉得这很适用于马斯克,因为他专注的特质,使得他更容易沉浸在目标技能的习得过程中。他自己回忆道:
这款畅销的家用计算机于年面世,有着5KB(比特)的内存,并随机附送了一本BASIC汇编语言教学手册。“本来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学完所有课程,”埃隆说,“但是我像得了强迫症似的,一连看了三天三夜没有睡觉,把所有的内容都读完了。这像是我遇到过的最紧迫的事情。——《(美)阿什利·万斯.硅谷钢铁侠》
马斯克大学舍友法鲁克评价道:
马斯克对于知识的掌握比其他人更扎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马斯克保持了一如既往的专注。“这是一群卓越之人,但显然埃隆远超其他人,在钟形曲线之外,”法鲁克说,“一旦埃隆想了解某个事物,他会投入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这是埃隆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美)阿什利·万斯.硅谷钢铁侠》
除了清晰的目标,专注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是基于兴趣而专注,则是最理想的状态!
第一性原理
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士学位的马斯克在和自己员工探讨技术时总是喜欢强调一些物理学的原理,在一次TedTalk采访中,他说道:
我确实认为存在这样一个好的思考框架的。那就是物理中的第一性原理......我的意思是,将事物归结为它们的基本真理,然后再向上反推,而不是通过类比推理。
这是马斯克的一种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对他的高效率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呢?他这样描述道:
把知识看作是一棵语义树,确保你首先要理解基础原理,然后再学习建立在基础之上的知识。就好像树叶的成长必须要依赖树干和树枝一样,否则树叶将无法依存,知识也如此。
在学校不需要担心学习的顺序,因为教科书就是按照由浅入深,先基础再逐步增加难度来设计的。而每一门知识,如果学不到精髓和原理,我们永远只会做刷过的题目,而无法做到灵活变通。
在学校做题目和在职场解决问题有着共同的正反两个现象:
反面:做题只会做做过的,解决问题只会解决自己或别人解决过的,这是“类比推理”的一种思考方式;
正面:理解题目或者困难的原理,然后向上反推,最终解决问题,甚至有了新的解题方法——这就诞生了创新,这是”第一性原理“的一种思考方式。
我们在学习任何新的知识时,刻意要求自己先去探索其基本原理,然后再学习浅层知识,使整个知识形成一个体系,互相之间紧密结合,不仅掌握牢固,且会让后面知识的学习更加迅速。
三人行必有我师
根据《刻意练习》中的方法,寻找一位杰出人士作为自己的导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师对我们最大的一个帮助,就是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我们终日苦学,有可能都无法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那是因为方向错了。而与优秀导师的聊天,则会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而马斯克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程度:
马斯克最开始的火箭知识主要来自于教科书。但是,在SpaceX聘请了一个又一个的天才之后,马斯克意识到这些人的知识可以为己所用。他会在SpaceX工厂里拦住一个工程师,然后开始追问有关阀门或某特殊材料的问题。“刚开始我以为他在考我,看我是不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公司的早期工程师凯文·布罗根说,“后来我才发现他想要学知识。他会不停地提问,直到学会你所掌握知识的90%。——《(美)阿什利·万斯.硅谷钢铁侠》
一个优秀的人才,耗费十年甚至数十年所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对于他人的帮助是巨大的。寻找优秀的人才作为导师,是迅速取得进步的最强技巧!
跨学科学习
马斯克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双学位,我认为这是他能有如此商业成就的第二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他从青少年时期根植下的使命感)
马斯克真正突出的地方在于,他将复杂的物理概念与商业计划相结合的能力。不仅如此,他还显示出了将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为营利性企业的非凡才能。——《(美)阿什利·万斯.硅谷钢铁侠》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这样评价马斯克的学习方式:
“......工程师们通常只在一个固定的领域内接受培训。当你能够综合考虑这些学科时,你将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能够梦想实现一些更疯狂的事情,想象它们会怎么运作。我认为这对世界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进步。”
跨学科学习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创新,还有“知识复利”:当我们只有一个领域的知识的时候,我们从事相关行业越久,思维越固化。知识的积累缓慢的线性增长,不仅远离创新,知识积累速度也会慢慢下降。跨学科学习会将知识孤岛联系在一起,使得不同领域的知识都产生了附加效果:我们通过知识迁移,知识类比会学的更快!
大量阅读
埃隆马斯克有多么爱读书?
作为一个小男孩儿,埃隆性格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他对读书如饥似渴。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似乎就书不离手。“他每天读书1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金巴尔说,“如果是周末,他可以一天读完两本书。”全家人去购物的时候,经常发现埃隆中途不见了,梅耶和金巴尔就跑到最近的书店去找,总能看见埃隆坐在地板上全神贯注地看书。——《(美)阿什利·万斯.硅谷钢铁侠》
儿童时期的马斯克,就已经将两套百科全书读得烂熟于心了。并没有人专门告诉他读书很重要这个道理。
Wheneveranyoneaskshimhowhelearnedtobuildrockets,hesays,‘Ireadbooks.’
突破极限
马斯克每周工作超过小时,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并没有太多单独的学习时间,更可能的情况是学习与工作是同时进行的。马斯克总是觉得自己的脑子是超负荷工作的,他曾说道:
我认为大多数人都能学到比他们想象的多得多的东西。他们没有努力就贬低了自己。
这小时工作强度的背后,是马斯克艰苦卓绝的精神和意志力的集中体现,试想如果把马斯克放在一个研究领域,他仍然会保持这样的强度去学习,加上强大的学习技巧,他能获得如此成就也就不足为奇。
最后:他的天赋别人也有,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马斯克确实是高智商人才,且具备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他小时候看书能做到过目不忘。但放在世界范围内看,具备这样能力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能做到马斯克这样成就的人却极为罕见。
所以天生能力固然可以有更高的起点,但后天在掌握上述的各项技巧的前提下,通过刻意练习不断努力,我们也可以使自己掌握高效学习的秘诀,从而更快的提升自己。
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