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专升本专升本失败的专科生,身上都有

粗略翻了一下这贴,感觉大家都在说心态上的事情呢,是害怕伤害到没有上岸的同学了吗?

然而,我们身边大多数人,都还没努力到有资格拼心态的地步。

光让人家调整好心态,无异于让练拳的学生先去打打坐——基本动作都没学会呢,就追求精神境界?

更别说那些把责任推到“心态”上,通过这些虚无的事情来减轻自己负罪感的人。

专升本考试,相当于是给高考失利的人的一次机会,所以对考生本身的素质就有要求。这么说大家能了解吗?

如果你高中底子不错,那你稍微复习一下多半都可以上岸,就相当于弥补高考的遗憾了。但如果你高中底子不行,到了大专突然醒悟,那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像西西弗斯那样,日复一日地面对巨石与那座陡山,否则就毫无胜算。

至于底子不行,又想轻轻松松上岸的人——省省吧。

你只听过现在高校毕业生有万,但你有没有听过没有本科文凭的是多少人?

按照高考录取比例和3+2教育人数计算,估计本科毕业生在万左右,同年龄人数万左右,故可得本科生占同龄人的20%~25%。

就是说同龄人中每一百个人里面有75~80人不是本科学历。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都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所以底子不好,又想躺赢本科的人,信心从何而来?

我在兼职的时候就发现(课余在专升本机构当培训老师挣外快),落榜的学生之间有很大的共性,这点是可以借鉴的。

Ps:本文语气较重,希望可以提点到备考过程中摇摆不定的同学。对于已经拿到结果的同学,也可以当做自省,在以后的学习生涯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愿大家能有一个好的成绩,找到好的归宿。

以下内容算是个自检表吧,点不多,但杀伤力极强。如果你中了两条甚至三条……那就很危险了

1、爱打游戏

我敢说有50%甚至以上的学生,考试失利没什么复杂的原因,就毁在游戏上,尤其男生。

因为这一点说起来丢人,往往就会被其他原因掩盖,比如什么注意力不集中啊,学不进去啊……这都不是关键因素。

你要想想是什么让你注意力不集中,学不进去了?

只不过……我觉得打游戏没什么不好的,我也爱玩。

每个人有每个人放松大脑的方法,对我而言打游戏就是让大脑快速放松的方法之一。

可为什么又说打游戏不好?

那是因为我发现,那些失利的学生,打的都是些重复体力劳动的游戏。比如日复一日地刷某一样装备,或者追求某次胜局。

这种游戏挑动你快乐的方式,是简单粗暴地刺激你的征服欲、占有欲等等,而不是靠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设定。

只需要换个IP(皮),同样的套路可以复制出无数个。

但很多人就爱沉浸在这种廉价快感中,无法自拔。

某些大型劣质厂商设计游戏的初衷,考虑的就不是怎么让游戏好玩,而是如何让人快速上瘾。

以及如何用更短的时间,做(抄)出更多让人上瘾的游戏。

如果你打了一把忍不住又开一把,那就是被套路得明明白白。

2、不会学习

明明看着桌上全是摆的书,人也一天到晚坐在哪里,可就是不自觉地放空、东看一会儿西看一会儿、聊聊八卦、玩玩手机。

虽然每次走神的时间都不多,但不知不觉中一天就过去了,学习的思路还是零零碎碎。

到考试时,翻书马冬梅,合书孙红雷。

有的人下定决心,要在某天猛学一番。结果因为没有长期性学习的习惯加持,大脑一时无法适应,搞得自己身心俱疲,没坚持多久就又变成一条咸鱼。

人称“间歇性踌躇满志”——这也是大部分失败学生的特征。

不要说什么“我每天从早学到晚,你不要PUA我。”……我也这样顶撞过我的老师、现在被自己的学生给顶了一模一样的话。

也是花了近五年时间我才明白,这有多幼稚。

学习应该按部就班,像是有计划一样进行,并且在目前的环境里,这还是个成果导向的事情。

有的岸你上了,就咸鱼翻身;你不上,就前功尽弃……另谋出路吧。

关于专升本的学习方法推荐,可以看我的这篇帖子:

3、极不自律

如果你想要达成某项“需要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有点拗口哈),你就不能把自律看成一件值得嘉奖的事。

反而该把它当成理所当然,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中。

当然哈,“自律”也不需要你对自己非常严苛。

当年林书豪在NBA时就被人传过“非常自律,严格饮食”,但他本人却说:“碰到烤鸭也会馋,馋了也会吃几片,不需要过度神化。”(不是原文,但大意相同)

又不是苦行僧,别把自己逼太狠。

但如果觉得某件事很爽,然后一直做一直爽,那就是不自律的表现。

4、不分主次

其实这也可以算在不会学习的那一条。

比如明明时间比较紧迫,却还在某一个“性价比”不大的问题上死磕。

明明安排好了一天的日程,却因为某个细枝末节的事情,导致自己“强迫症”发作,偏要把那个地方屡清楚不可,以至于其他的事情堆积到了一起。

我碰到过一个学生,他做一篇阅读中碰到6个生词,因为其中一个长词始终没记住,他就来来回回在那个长词上浪费一上午的时间。

这不叫认真,这叫钻牛角尖。

升本阶段的问题,都不是学术问题,我们得分清主次,不要用研究学术的态度来研究它。

5、没有deadline意识

有时候,明知截止时间将至,可就是不想付出行动。临考前还玩手机,漫无目的地扒网页,看着时间还多,一回神已经上场。

这是没有deadline意识啊,同学。

但这和不自律有微妙的差别。

有部分独生子女,或者二孩,从小就受到家里人的宠爱,爸妈连人生的路程都给他设计好了。

这就导致他本人做事缺乏目的性,不知道自己想干嘛,该怎么去努力。

当deadline临近的时候,他虽然心里焦虑,却怎么都不能化焦虑为动力。

做事缺乏目的性,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人潜意识里觉得,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人帮他兜底。

据我观察,大部分学生身上最明显的就是这五个特点,其他的像什么熬夜,玩手机,逛网页,这都不是核心因素。

大专生娱乐有三宝,游戏追星对象好。好好想想是哪样让自己乐不思蜀了。

最后,承认自己经不起诱惑不是件可耻的事情,知耻而后勇嘛。总比在那里假装学习、自欺欺人,最后只感动了自己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bfbzz/144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