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障碍(OCD)具有高度的致残性,可导致显著的社会职业损害及生活质量下降。然而,OCD的治疗往往颇具挑战性。本文简要介绍了OCD初始治疗失败后的生物学治疗策略,旨在提供临床指导。
什么是“难治性”?一个基本的问题在于,如何定义“难治性”。治疗转归通常基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的减分进行评定,从OCD状所花费的时间、精神痛苦、控制、对症状的抵抗程度及日常干扰方面对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进行评定。
然而,何谓应答(response)尚存争议,通常是一个减分百分比,但即便真的出现了如此比例的减分,一些患者实际上仍存在显著的症状,“应答”名不副实。另一个指标是症状缓解(remission),这一指标在OCD的治疗中常常难以实现。一般认为,Y-BOCS得分14是一个合理的缓解临界值,而Y-BOCS得分<12用作治疗研究中“状态良好”的指标,另有一些研究提出以10分作为临界值。
然而,症状指标并非一定与残疾程度相关,针对残疾的测量指标同样应被纳入OCD治疗应答的考量之中。一种通用的残疾量表,如席汉残疾量表(SDS)足以用作宏观把握的工具;但出于全盘治疗的目的,人们仍需针对患者的社会心理残疾程度进行更为微妙的探讨。
单药治疗关于OCD的一线生物学治疗选择,目前几无争议:SSRIs类药物在疗效和耐受性方面均有良好的记录,包括氟伏沙明、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及艾司西酞普兰。例如,与安慰剂相比,艾司西酞普兰20mg组起效更快,其疗效也优于10mg组。
针对OCD症状,SSRIs呈现缓慢、累积的起效模式,相比于安慰剂的症状改善可从启动治疗后1-2周开始呈现,并在至少24周的时间内持续增加。治疗早期焦虑的一过性加重在SRIs治疗OCD的急性期研究中很少出现。由于临床收益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进行累积,因而一项“合理”的OCD临床研究应持续12周。尚无充分证据提示,哪种SSRIs治疗OCD疗效及耐受性最好。
总体而言,治疗强迫时所需要的SSRIs剂量应高于治疗抑郁时。目前的争论在于,文献中关于所需抗抑郁药绝对剂量的说法并不一致;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维持常规剂量的抗抑郁药治疗最终也可以奏效,而医生可能过早采取激进的加量方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低剂量的SSRIs效果欠佳,加量并监测疗效和耐受性是明智的选择。
基于临床试验证据,SSRIs治疗OCD时可以加到以下剂量:艾司西酞普兰60mg;氟西汀mg;帕罗西汀mg;舍曲林mg。近期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高剂量的SSRIs治疗OCD疗效确实更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耐受性。虽然更高剂量可能会为一些人带来额外的收益,但在超量应用的背景下,医生务必谨慎行事,以尽可能避免出现危险副作用;鉴于近年来人们对于高剂量西酞普兰潜在心脏风险的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