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额外重视的节日,所谓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古人通过细致观察太阳周年运动,逐步认知一年当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各方面变化规律所积累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总结,凝结着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对指导传统农业生产生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今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是通过决议,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冬至大如年”
在我国古代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古人看来,冬至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冬至日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日,白天时长就会一天天增加。可以说冬至这一天是一个昼与夜消长更换的临界日,这一日代表着阳气渐长,阴气逐消,是一个吉日,值得重视和庆贺。
冬至祭天
“一阳来复”
周易中说道“先王以至日闭关”,所谓“至日”,指的就是冬至和夏至这两个日子,可见对“至日”的重视由来已久。
在古代阴阳数术学中,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份都有一个卦象用以表示,称之为“十二辟卦”,其中冬至日恰逢“地雷复”卦,卦象中“——”代表着阳,“--”则代表着阴,地雷复卦上面都是五个阴爻,只有下面一个阳爻,这就是代表着“一阳来复”,也就是说冬至日后阳气会逐渐滋长,阳盛阴消,彼此侵蚀相夺。
“玉清元始天尊圣诞”
在道教也额外重视冬至这一天,冬至日也是道教最高神明玉清元始天尊的圣诞日,玉清元始天尊位列三清天尊之首,是先天大道的化身,《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是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教三清各有所指,元始天尊代表着的是“无极”,此时天地未判,鸿蒙未始,一切都还在混沌之中的无极状态,而冬至日的“一阳来复”则恰巧代表着混沌初开,万物资始的阶段,亦即由“无极”而化“太极”。每逢冬至日,各地道观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来庆贺玉清元始天尊圣诞。
元始天尊宝诰
志心皈命礼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
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
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 玄之又玄。
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
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
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歌》通过人对寒冷的感觉及物候现象来反映天气冷暖。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从冬至日算起,第一个九天叫“一九”,依此类推,直到“九九”,即过了第九个九天,寒冷的冬天已过完,春天来了。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有了“冬至”这个节气。
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因此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把冬至当作较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当节日来过。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以冬至天气看后期冷暖的谚语有:“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风向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以冬至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冷,春节暖”,“明年暖得早”等等。冬至是养生好时机,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令进补”适应人群
1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心脏病、风湿等)的老人。
2公司文员、中高级管理人员等长期处于高压下的亚健康人群。
3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后的虚弱人群。
4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的女性。
5癌症康复期的病人。
进补有三忌
1虚实不分道医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同时应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进补主要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的补法。
2慕名进补鸡汤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丰富,但胆道疾病患者、胆囊炎和胆结石症常发作者、肾功能不全者都不宜喝鸡汤。
3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合理进补水果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天除了饮食进补还有从吃水果来补。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清爽舒适。
1甘蔗冬后,很多人常感到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反应能力降低,这时带有保健医疗性质的水果要数甘蔗了。
2柚子柚子香味让女性年轻6岁——每位女性都希望自己年轻漂亮,身上有适当的柚子香味就是一个不错的妙招!
3梨冬天人们易出现咽干鼻燥、唇干口渴、咳嗽无痰、皮肤干涩等现象,素有“百果之宗”的梨对此症有独特疗效。
4猕猴桃早晨吃猕猴桃治便秘——冬季是便秘的多发季节。道医临床上总是建议得了便秘的人采取食疗的方法,不仅效果好,而且没有副作用。
做艾灸也能进补
冬至开始数九,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马上来到。;艾灸能滋补体内阳气,提升抵抗力,抵御寒冷,让身体健壮,不会受寒生病。
1适应人群常年患胃肠道疾病、老慢支、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病、“三高”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工作压力大,亚健康症状严重的人群。受抑郁症、强迫症等情志病困扰的人群。
2冬至取穴冬至灸首选“关元”。关元穴又名丹田,位于肚脐正下4指处。该穴位具有温肾壮阳、培元固本、调气回阳的功能,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为历代强壮保健的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