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战记二胎追尾T2熊,画面美得没法

好多妈妈朋友说,最好我带二胎带出经验,然后写出来激励人心。

可是我诚实地说,好累啊,现在比2D刚出生那阵子还累。累得我把一篇头头是道的带俩娃方法论活活憋了回去,觉得没脸说。其实方法论应该还是有的,可熊孩子乱拳打死老师傅啊!

这个乱拳,是实指。我总是虚弱无力地说,这是两只很赞的乖乖熊哦。但是大事小事,体力消耗非常大。小D正在Terrible2(二龄熊孩子时期),一会大晴天,转脸就下冰雹,中间多少躺地打滚,扭头摆尾,举座皆惊。2D则已经从躺着憨笑的二哈脸,成长为身手敏捷的胖子,虽然还没有正式撒手走路,但抓头发掰眼镜十分给力,放地上更是生龙活虎,拉住就要不少劲。

----------------

有一天,我们全家浩浩荡荡出去玩。开头都很好,城堡啊,草地啊,小D很开心地撒欢,游览吃饭都各种顺利,我以为一天的美好气氛就此奠定。返回的时候火车上有点挤,小D开始不对味了,坐童车上求抱抱。我想人太多又在车上,不折腾了,温言安慰小D坐坐好,给东西吃。小D忍耐了一会儿,结果!突然!开始尖叫大哭,叫我“抱”。其实这时候抱也不管用了,我蹲地上把他搂怀里,他仍以可怕的高分贝叫了很久,怎么样都不行,而且引发了另一个小朋友的遥相呼应,我满头大汗,感觉火车开过田野,一路上播撒着熊孩子的哭喊。。。

下了车,有了新鲜空气,小D抱在我怀里不哭了。我跟D爸说,这有没有足足半小时?一路上的育龄人群,估计都把生娃的计划推后了一年不止!

只能希望没娃的人们理解吧。有过两岁娃的都能理解!我们在大街上走,突然听到娃娃的哭喊,基本上十拿九稳是小D这个年龄段。我就朝那个满头黑线的妈妈呵呵笑,D爸低头对小D说:要不要跟那个妹子搭个讪?你也T2呀?缘分呐。

幼儿园的老师超级理解小D,她说,小D就是吃弟弟的醋呢,你多亲亲他。小D在幼儿园也吃新来小朋友的醋,脾气上来不许老师抱别人。有一天小D在幼儿园待得比较久,别的小朋友都走光了,我去接的时候老师说,他自己一个人就可天使啦,帮着收拾一地玩具,乖得不要不要的。

啊啊,那个在家撒泼打滚,玩具倒一地就是不肯捡的是谁?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呢?

其实我了解,这不叫两面派。人啊,在外面不总是有点端着吗。那样的乖也是真心诚意,回来撒开了胡闹也是真心诚意。别说孩子,我们大人不也这样吗。

虽然小D动静很大,但是跟2D不一定讨得了好。2D看见哥哥在旁边,总是要屁颠屁颠过去拉他,甚至想舔他一脸哈喇子,小D觉得小孩子烦得不得了,就哇哇叫着往外推,然后俩人就扭在了一起。

之前我每次都会拉,叫小D当心别伤着弟弟。现在小D也有点谱了,加上2D已长成壮汉一条,甚至跟小D穿上了同一个号的尿布,所以这种扭来扭去,其实互有输赢。2D可不是吃素的啊,哥哥压他拍他,他也要还回来的,有时候抱住小D的头,还抽空朝人嘿嘿笑。我只是还要留心着,一是叫小D不准用脚踢,不准打头,二是看好角度,别让2D扭了手。

我跟小D谈过心:小D啊,妈妈不是偏心弟弟不让你打他。弟弟还小呢,妈妈怕弟弟受伤,就不好了。等弟弟长大了,你们互相打,我尽量不管!

小D不知道听懂没,反正我是这么想的。竟然有点期待俩熊孩子能够互相消耗的一天——不过收拾残局应该也很头疼吧。

有朝一日,嗨呀。跟别的妈妈聊天,想想十年以后。。。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十年!可是就算十年过去,这才哪到哪啊!

所以说一定要心态好,把各种努力当成生活的常态,而不是“有朝一日我要好好休息”。没有这一天啦,或者说除非到了那一天:眼睛一闭,不睁,嚎?

----------------

其实一直也给小D传授着一些必须有的负面概念:危险、受伤、痛痛(嗷哇)。小D吃饭,告诉他“烫”,要等,要吹吹,不然“嗷哇”。小D爬到高处边缘,告诉他“危险”,要下来,不然摔下来痛。小D真的不严重地摔下来过,应该是长了记性的。但是他可能不明白,受伤能有多么严重,比他所知道的痛更痛,并不是哭两下能够解决。

书上有轮椅,有腿上打绷带的小朋友。我告诉他,腿受伤了,很痛,不能走路,要坐轮椅。

书上有消防车救火。我告诉他,火是很烫很烫的,要赶快喷水,还要把人救出来。否则会怎么样我没讲,不是不想,是描述不了。

在外面走,地上装了射灯,上面吸引了很多小虫子。小D凑过去看,我也看。大多是瓢虫,就是小人书上蠢萌蠢萌的那种小东西,落在灯表面上烤死了,有的歪斜地伸出一边的薄翅膀,红色的背甲都褪了色。我摸一下,挺烫手但是不至于起泡,很严肃地对小D说,这个烫,危险的,小虫子跑过去烫死了,很可怜的,不动了。死了。小D一脸戒慎惶恐,说“烫”。但是下一次看到这个灯,小D又“哇”的一指,很惊喜的样子。他的意思大概是,看,我们之前谈过的东西!

不过小D是个很谨慎的孩子,对不确定的事情总是观察再三,并不贸然出手。他喜欢玩水,也喜欢外面的流水,但是出门遇到一个有点响的喷泉,盯着看了一会突然后退了,对我说“怕”。哦,我并没有单独教他“怕”这个字,只是说过“小D怕xx”“小D不要怕”,他就学会了。

我抱着他,让他看喷泉。喷泉高高涌起来又落下去,停一会又涌起来,如是再三。小D渐渐也就熟悉了,不那么怕了。可能还要下一次才敢跑近去玩水。

人对自己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恐惧,其实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小娃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是新的,什么框架都没有,全靠一点一点学起来。不懂的东西会害怕很正常。不懂的东西却不害怕,不说明勇敢,而只是天赋性格使然。

当小D知道喷泉是那样的起落,可以提前一点预知它的动向,他就不怕了。这就是在他的混沌中浮现的又一条规律。其实孩子的小脑瓜里一直都在运转着归纳总结的工作,并且他也主动想抓住规律,免于恐惧。所以如有意外,孩子就会特别着急。这就是所谓的“秩序敏感期”。

相关链接:任性?矫情?强迫症?你家熊孩子“秩序敏感期”了吧!

作为父母,不仅要教给孩子客观的规律,也要培养人的规律,也就是信用。妈妈说好要抱你,就一定会抱。小D你表态不要吃饭,我们就真不吃了。这样的世界才是可以预知,可以掌控的。我们要做一个说话算话的人。

----------------

昨天带小D出去游戏场地玩,感觉他对一些攀爬的东西大胆很多,玩得挺欢。我想是因为逐渐熟悉了这类东西,尤其是学校也添置了新的滑梯等大玩具。连玩都是技能,需要练习着一步一步来啊。

相关链接:光脚还有理了!你等着我叫德国老师来

玩着玩着,一个跟小D个头相仿的女孩走近小D,试探着伸手去推他。我余光看见,先假装不知道。小D有点懵,小女孩又推了一下。这次小D明确了,几乎是同样姿势推了回去。小女孩抓他的头,小D居然也很准确地抓了回去,眼看就要打成一团。我正想要去管,另一个大点的女孩子过去,把小女孩拉走了。小D这才缓过神,朝我哇哇大哭。

我抱着小D安慰他:小D乖乖,好委屈啊,委屈。你做得对的。那个小朋友打你,你可以打回去,也可以跟她说“Nein(不)!”要告诉她你不高兴!妈妈看见了,她推你,你也推她,她打你,你也打她。她姐姐来把她带走了,那就没事了。如果她姐姐欺负你,妈妈会保护你的!

嗯啊,关于“被打要不要打回去”这个问题,小D打了回去,妈妈则启用了“说句心里话”模式和前情提要的叙述模式。这个解答,应该还可以吧。

“心里话模式”详见:宝宝心里苦,妈妈替你说!

之前可没有这么顺利。小D第一次被小朋友推了一把的时候我也在旁边,看见他完全蒙了,然后立刻大哭起来。其实我也蒙了啊,我自己就是那种当时反应不过来,过后恼恨自己“怎么不打回去”的体质。既然没有当下回击,过后再怎么找补总是尴尬。那个小男孩大概是比较皮的,他爸爸倒是马上道了歉,可我也不知道是应该客气地替小D接受呢,还是怎么的。总之我们两个就傻在那里了。

这一回小D的反应出乎意料地敏捷,我想了想,其实要归功于弟弟。弟弟扑过来要玩,小D嫌弃地躲开。弟弟抱着小D的头啃,小D哇哇叫着推开。弟弟抓小D一把,小D立马抓回去。天天演习!

所以哪,人家说兄弟姐妹能提高小孩子跟同龄人的交往能力,还真是的。

当然小D跟弟弟也不总是打。现在俩人的气氛还可以了,就是经常闹一闹。有时候小D心情好也会一脸开心地去抱2D,2D如果哭了呢,小D还要一脸担忧地跟我指出。我还脑洞大开地想,正学说话的小D可能会跟他的火星语小伙伴一脸嫌弃加得瑟地说:我家那个熊孩子啧啧啧。。。

你才熊咧!你全家都熊!

啊呀尴尬,骂自己娃就是很容易反弹。

本文配图来自迪士尼自然纪录片《天生我熊》

前情提要:

流水账

离题万里地聊聊二胎生活

***

D妈小分队同你一起成长

图片已注来源,文字新鲜原创,欢迎原装转发。另行转载请私聊,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bfbzz/88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