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导致攻击。
——罗永浩
《会计刺客》TheAccountant
保罗是自幼是一名强迫症患者,他有着我们熟知的每一种强迫行为。
比如他的个人物品必须摆放整齐。
遵循极简主义。
喜欢玩拼图。
并用数学家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
(据说顶级的数学家十有八九都是强迫症。)
保罗小时候“病情”很严重,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他会不自觉的抖动,摇晃身体,拒绝肢体接触,无法理解正常人的逻辑言语,惧怕光噪音。
医生主张自然疗法,也就是不强迫保罗去适应“正常人”的习惯。但父亲不同意,保罗的父亲是个军人,他有自己的逻辑。
父亲主张和“病魔”正面刚,害怕什么就去接触什么。比如练习武术。
比如对欺负他的小伙伴要坚决打回去。(这里我不认为攻击性的身体训练与强迫症调节有直接关系,但会有助于调节“愤怒”也就是火星的议题,而强迫症属于水星功能的范畴)
影片中出现的保罗自己进行的声光脱敏疗法是目前治疗强迫症的标配,而在播放噪音和强光的同时用木棍按压自己的小腿胫骨和动禅的方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后面详述)。
后来保罗成为了一名会计师。
貌似在这个行当里他的才能会被欣赏。
当然也有他的烦忧。
他同时也选择了杀手这个副业。
倒地后必补刀,对强迫症观众及其友好!
其实射击原本也是保罗的减压方式,他经常去隔壁老夫妇农场里玩狙击。
打完一发,满脸舒适。
其实我们想借保罗的案例讨论,一个强迫症(自闭症,反社会人格,躁郁,分裂)患者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去自我疗愈?
当有些人天生某一种心理功能非常强势时,其他的一种或几种心理功能的发展就可能会一塌糊涂,例如梵高,莫扎特。
例如《当尼采哭泣》,怀揣缜密逻辑和庞大抱负的尼采最终孤独死去,而继承了少部分尼采思想的莎乐美则继续娴熟的混迹于上层社会的交际圈,成为“采集欧洲伟大思想的小蜜蜂”。
似乎我们人类的心理能量有限,如果投入到了伟大的思想和才华,就必定“社恐”吗?一些金星处于四分相的同学可能深有体会,有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融入到人群之中,为了让他人接受自己,仿佛就“必须”压抑一部分自己的真实。
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对于两个形成困难相位的行星来说,如果我们天生擅长表达其中的一颗,而压制另一颗,那么如果我们如果寻求“疗愈”的话,是应该顺其自然发挥强势的那颗,还是应该有意识的补偿弱势的一颗呢?例如社恐的话就时不时强迫自己去相亲见人?
电影很鸡贼的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以保罗父亲“正面刚”为原则治疗理念的保罗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但金星发挥不足的自闭症和水星发挥过度的强迫症似乎还是一样存在。
而以神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女儿“邦女郎”来看,似乎有很大的改变但显得不太真实,而且距离“大众所认为的健康”还差一段。(为避免剧透请看原片~)
以现行的心理占星学或“人本主义占星”的主流观点来看,解决的方式乃是要“创造性的运用行星功能,整合所有的心理能量”(这句话等于白说),例如:一个遭受过性虐待的女士成为心理咨询师,来帮助有过同样经历的人走出阴影(金冥相位),其实说白了就是把相互冲突的两种心理功能找机会捏在一起来发挥。
其实片中有一个细节导演玩的很文艺:保罗的房车里有两副画,一幅是雷诺阿的作品,属于印象派。
一幅是波洛克的《FreeForm》,属于抽象派,作于年(年卖了一亿四千万刀)。据说这些凌乱的线条就是作者用蘸颜料的画笔甩到画布上去的,号称“身体绘画”或者“行动绘画”。
片中保罗让助手把雷诺阿的卖了,虽然波洛克这幅已经有人出价并且更高,但还是坚持把波洛克这张留了下来,最后送给了女二。
其实波洛克的作画方式和强迫症(还有一些其他不被收录至DSM名册中的症状)的发作机制有很强的关联。
印象派通过强烈的光影对比,古典主义通过构图,都可以把作者的内心情境直接传达给观众,而这种“直接传导”并非是理性和逻辑的,乃是出于某种波段的本能;借用卡夫卡的话来说就是“让读者产生一种射精一般的快感”。这种本能在一些强迫症者身上则会表现为某种重复性的高频率的肢体动作,例如磨牙,敲手指和抖腿;而波洛克的画则是让这样的肢体表达在画布上展现了出来(还有某些投掷“颜料炸弹”的方式也是)。
这样的表现手法被处于“同样波频”的保罗捕捉到,他逻辑的头脑中不会知道为什么,只是发现自己会不自觉的喜欢这样的画作。
就像他不自觉的喜欢资产负债表一样。
有些疗法赞成“喜欢什么就给予更多”(比如顺势疗法),这或许能让当下的症状得以缓和,但我个人不认为这是长久解决之计,因为我们都见过那些陷入毒品中不能自拔的人,和那些及其依恋治疗师的患者(例如佛洛依德的一些)。
而“害怕什么就正面刚”,我认为也存在原则性的缺陷。我的观点是无差别的摄入任何经验,尽可能去掉主观的选择。图为保罗在进行声光脱敏治疗,其中噪音与强光我不认为有助于疗效,反而是用木棍反复按压小腿的方法,与岩松老师动中禅反复踏步的方法,和我自己发现的敲击胫骨的办法,在部位和频率上都有些许类似。(动中禅基本方法简介)身体疗法(或禅)已经不属于认知疗法(我们的心理占星基本属于逻辑认知),它无关乎与我们所“知道”的事,因为那些只是仅仅在我们的大脑皮层运作着,如要疗愈一些无意识的伤痛,我们必须超越思维,进入到意识的更深处。这些内容将在下一篇文章中逐步讨论。
以上的内容想送给那些“认为自己有点问题”的人,我不期待你周围的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你的“不同”,毕竟公众对与自己任何的“不同”都会产生恐惧,而恐惧会另他们首先发动攻击。我期望的是你自己不再对自己的“不同”而恐惧,不再攻击自己不再强求自己改变。当你不再恐惧的时候,你会变得坦荡,而周围的人会因为你的坦荡而觉得安全,这样就打破了一个互相消耗的循环。
而不再恐惧的方法来自于“认清”,逻辑上的认清可以借助于心理占星,而更深层的认知可以借助于身体疗法。
欢迎订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