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曾经说出过这么一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勤奋”,他极大程度地强调了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这句话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没错的,但是在威廉·詹姆斯·席德斯这里却好像发生了一点“例外”。
出生后6个月就能够清晰地说出像“aluminum(铝)”这样复杂的元素名,8个月就能够指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18个月大就开始能够阅读《纽约时报》……等等等等,这一切,在我们看来应该是不可思议的。
但正所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就偏偏在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的身上发生了。
威廉的父亲叫做鲍里斯,原是乌克兰籍犹太人,但是在19世纪80年代之时,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开始迫害犹太人,因此在年时,鲍里斯不得不逃难去了美国,之后就成为了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
而威廉的母亲同样是犹太人,同样逃难到了美国,同样是美国著名的医学博士。鲍里斯与她相遇之后,很快就陷入了恋爱,并且结婚了,并且在年的时候生下了威廉。
可能是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威廉生下来后不久高超的智商就显现了出来,当其他孩子还在嘤嘤哭泣的时候,威廉已经能够简单说话;当其他孩子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威廉已经能够阅读《纽约时报》了。
而鲍里斯当时正在研究自己的幼教理论,于是就开始对威廉进行专门的实验和针对性的教育,使得威廉在2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拉丁文,3岁自学希腊文,4岁的时候就精通希腊文、英文、法文、拉丁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天才儿童。
到了6岁的时候,威廉又开始自学起逻辑学语解剖学,结果在7岁的时候居然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哈发大学医学院的入学测试,完成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事业,但他当时年纪太小,加上本身对医学没有完全的执着,因此就没有入学。
到了他8岁的时候,他又通过了麻省理工学校的入学考试,此时的他已经又掌握了俄罗斯语、希伯来语和土耳其语,甚至还自己发明了一种新的语言,叫做Vendergood语。
9岁时,他又通过了哈佛大学整体的入学测试,10岁时就能够修正哈佛大学逻辑学教授的书稿错误,11岁时正式入学哈佛,并且开始致力于高等数学和天体运动,甚至他已经能够在哈佛数学俱乐部中开辟自己的演讲舞台,为地下的哈佛学子演讲四维体结构与构想。
到了17岁的时候,威廉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绝对天才了。当无数人都还在高中上课,为自己之后的大学学业发愁的时候,威廉已经留在哈佛大学,成为了哈佛大学的中的老师,教授《欧几里得几何》、《非欧几里得几何》等等几个科目。
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却在留任哈佛讲师的时候,人生发生了转变。他的天才除了本身的天赋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父亲鲍里斯对他严苛的教育和训练。
在父亲的强迫性学习之下,威廉很小的时候就患上了很严重的强迫症,尤其在时间上极其敏感。比如当他去餐厅吃饭时,一旦上菜时间晚于预定时间,哪怕仅仅只有一分钟,他就会看着手表东张西望焦躁不安,以至于双脚乱蹬捶打桌面,显得极其狂躁。
而这种强迫症也伴随了威廉的一生。当他在哈佛任教的时候,力求完美的他对于当时在他看来低效的教学方法与要求极其失望,加上那些比他这个老师还要年长的学生的嫉妒与挖苦,致使威廉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任教仅仅一年,威廉就辞了职。
之后他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学着。年,18岁的威廉又转入了法学院,但是在毕业前一年,他却参加了一个叫做MayDay的示威游行运动被逮捕,继而放弃了自己的法学院学位。
他在法庭上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的支持者,结果却遭到了西方无数人的批驳和斥责,连他的父亲都将他送进了疗养院,想要用自己的教育手段改变焦躁的威廉。他甚至还威胁威廉如果不听话,他就将威廉送去精神病院!
因此,威廉不得不暂时妥协,不再去追逐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同时,他也不想继续当父亲的“专属试验品”,因此他从此放弃思考,靠着做苦力谋生。到了年时,这位当年绚烂一时的少年天才,就因为脑中风而离开了人世,年仅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