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蛋白切除术切割灵魂的手术

从年的「飞越疯人院」(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到年的「不赦岛」(ShutterIsland),健康的人与精神病患之间的判断及谜团,总是引人入胜的题材。而两出电影均提到的脑白质切除术(lobotomy),在今天看来,则似是逼害病人的酷刑多于外科手术。不过,曾改良过该手术的英国著名退休神经外科医生HenryMarsh认为,不能就此以好坏判断施术医生。

脑白质切除术在年代普及。这个被医学界与媒体形容为「比医牙痛更容易」的手术,当时是针对精神分裂、严重抑郁或强迫症等精神病的疗法。曾有医生尝试以胰岛素休克疗法及电痉挛疗法作出诊治,但面对严重精神疾病仍收效甚微。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精神病院却长期满患,当中更包括患有炮弹休克症(shellshock)的军人。在此背景下,葡萄牙神经病学家EgasMoniz于年开发的脑白质切除术逐步为人所推广。

Moniz提倡的手术,是先在颅骨上钻一对孔,再将锋利的切断器推入脑组织,然后将之从脑的一侧扫至另一侧,以切断脑额叶(FrontalLobe)与大脑其他部分的连接。Moniz宣称,接受了这项手术的头20名患者,病情均有显著改善。年,神经病学家WalterFreeman与神经外科医生JamesWatts便参照该手术,合力在美国进行首次脑白质切除术。翌年,「纽约时报」将此项手术称为「灵魂的新手术」(thenewsurgeryofthesoul)。

年,Freeman有见一贯脑白质切除术手法过于耗时而复杂,便设计出眼眶额叶切除术(transorbitallobotomy)。过程只需要将类似冰镐的钢制器具,通过病人眼窝后方的骨头脆弱部分植入大脑,再切除额叶,大大减低手术时间。患者只需事先接受电击,毋须麻醉,即可施术。在Freeman的推广下,脑白质切除术更成为产后抑郁、剧烈头痛、慢性疼痛、神经性消化不良、失眠及行为问题等病症的治疗手段。他亦因而收到许多病人及家属的感谢信及圣诞贺卡,在其职业生涯中,他曾为3,名患者切除额叶,当中包括19名儿童,最小的只有4岁。

但手术同样引致其他灾难后果。Freeman指,手术成功率达85%,但亦有15%的致死率。而且根据其他医生对患者的长期跟进调查,只有3分1患者在术后有所改善,另外3分1则出现明显恶化。例如在年,未来总统甘乃迺的妹妹RosemaryKennedy于23岁接受脑白质切除术后,出现失禁、无法清晰说话的后患。Marsh批评前人对脑部的理解粗疏:「他们基于极其粗略、简单的想法,将大脑当成简单的机关,可以随意拼贴,以为只要中断脑内念头频生的回路,就能停止令人困扰的思绪。事实上,大脑非常复杂,我们至今仍未了解脑内的联系机制。」

手术在英国亦颇受欢迎,在40至70年代后期一共进行超过2万宗脑白质切除术。假如说Freeman推动了美国的脑白质切除术,曾执行近3,次该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WylieMcKissock则是英国的代表人物。在70年代,仍是医学生的Marsh曾在一家精神病院负责病人护理。他形容自己于末期病房见证了病人由筋疲力尽到死亡的最后阶段,而他们都接受了McKissock及其助手的脑白质切除术。「他们在术后均未获适当跟进,那些被毁掉的病人,都是被切掉额叶的人。」据报,英国只有少数接受切除手术的人症状有所改善,有些病患则变得呆滞,无法与人交流、行走或自行进食。

医学界花上多年时间,才意识到手术弊多于利,并在年代开始研发更安全有效的药物。然而直至70年代中期,英国每年仍进行至宗相关手术。Marsh成为神经外科医生后,则采用了经改良的边缘额叶白质切除术(limbicleucotomy),并指手术比过去的方式更为缜密完善。不过,在他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访问时,似乎也不认同自己当年的做法。截至年,Marsh一共为十数名重度强迫症患者施行该手术。他表示:「病人们都有自杀倾向,也没有其他能治愈他们的疗法。虽然我不会因此特别悲痛,但我情愿不做这手术。我也没有在手术后看望病人,只是纯粹把自己当成一个技术员。但他们的精神科医生都向我确保手术的成功。」

至于为何明知手术有问题,仍继续进行?Marsh承认:「那一代训练我的外科医生,都拥有巨大的权威,没有人敢质疑他们。我不喜欢这手术,也庆幸自己成为顾问医生不久后,就放弃了这种做法。」年,手术开发者Moniz为此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尽管在今天看来,这绝对是错误的决定。Marsh也批评当年医生们错误评估手术,但他认为:「我们在自己身处的时代,接受时下的文化洗礼及医学训练。我认为他们本身都是正派人物,只是受到这种风气腐蚀,致令结果有点骇人听闻。就此将医生分成好人及反派人物并不合适,我们都是好坏的混合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by/145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