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学习强迫症

少即是多。很多话尽管从小听到大,但只有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加,才会对这些话有切身的理解。

讲一个最近的例子吧。

看英文书籍免不了会碰到不认识的新单词,我以前喜欢一边看一边查。但因为我查单词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去看它在该语境的中文释义、英文释义、其它释义、例句,同义词、反义词,变体,搭配,习语;5、6个单词查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书却没有看几页。一半时间都在品味单词。。。我扪心自问,我是在看书还是在学单词?

后来我改变策略,把阅读和学习单词分开,至少不影响看书的进度。进度是极为重要的;如果看不到明显的进度,望不到尽头,就很容易一点点滑向放弃一本书的结局——因为查单词过于频繁费时而放弃阅读,实属本末倒置。

该策略的具体实施就是白天看书的时候把不认识的或者是理解模糊的单词和短语(也就是经常看到但不会主动运用的单词和短语)先抄在一张卡片上,当天晚上再花半个小时专门集中处理这些单词。一两个星期之后,我积了一叠卡片,但只有一个晚上我真的去查了当天的单词。

我每天都会抄几十个单词和短语——抄单词易,学单词难啊。受强迫症拖累,唯一完成任务的那天我花了两个小时才撸完白天抄的单词。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每天花两个小时专门学习单词。。。我扪心自问,我真的这么闲吗?

于是我再进一步调整策略,限制自己一天只能在阅读过程中抄下最多不超过7个单词,也就是刚好一张3x5卡片能容纳下的数量。其实这对于有单词学习强迫症的人来说是很难的。7个单词/短语搭配的限额不出几页书就会达到,而达到上限后当天阅读碰到其它任何不认识或是想进一步了解用法的单词/短语搭配,统统都要一刀切忽略,是要用意志力去完成的。

因为我脑子里一定会有个声音在说“可是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或者是“我最近老是看到这个单词了,我必须——必须——得查一下,不然我太难受了”。但事实是,我并不是真的那么想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是真的难受。如果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一天之中剩下的十几个小时里,很无聊的时候,坐在马桶上的时候,我就应该受难受驱使去查那个单词,而我为什么在这些时间里选择云撸狗和买买买?所以我的实际行动泄露了我不查单词的难受程度是矫情的,相对的,转瞬即逝的,在特定时点被非理性放大的。

虽然达到7个单词上限之后的阅读时间里我需要忍受——当下感受非常真实、事后略觉可笑的——”可能我错过了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个单词“的FOMO系(fearofmissingout)想法的折磨,但到了晚上,我大几率是会感谢白天的自己只抄了7个单词,而不是37个。

因为7个单词是可以驾驭的,是可以让彼刻那个学习热情已经没有早上看书的时候那么高涨的我考虑一下的,是具有可持续性的。相比之下,37个单词,是绝对没有可持续性的——除非我活在一个没有其它任何比学习单词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操心的极乐世界里。

所以,一个可以让我长期坚持的,不论我某天是“哈佛女孩刘亦婷”上身还是被”及时行乐“附体都可以完成的操作,才是有望实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学习方法。

如果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我就应该知道,哪怕此刻的我多么切实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多么真切地以为自己可能是那少数基因突变而在任何时候都会以学习为乐的人,明天一觉醒来,这种神奇的感觉可能说没就没了。

就像我曾经一度以为我会一辈子都像之前三个月的每一天一样去健身房撸铁吸多巴胺,并感受到人生的方方面面都在向着极好的方向发展,谁知道,嘿,突然有一天,我就不想去了,嘿,然后我三个月就都没去了。

就像我曾经以为我会变成一个工作狂,谁知道,嘿,有一天,我就辞职去厨师学校了。我有时候想,根本无需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误解嘛,明明我对我也有很多很大很深的误解。

高估自己是我等凡人无法避免的弱点,也是实现真正长远改变的阻碍。目标可以远大,但是每天的任务要安排得实际,有可持续性——这也意味在状态好的时候亦要克制住想要“趁兴头”做更多的冲动。

引用我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吧。人们常常高估自己一天可以做完的事情,也常常低估自己一年可以做到的事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d/105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