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参”,大家往往首先会想到便是号称“百草之王”的人参,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常见的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还包括西洋参、竹节参、三七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药用植物,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些五加科人参属的参,而是那些大家知道是“参”却不是参的常见中药材,下面小八就给大家简单列举些!
1
党参
前些天曾给各位介绍过党参,党参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茎缠绕,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叶柄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花冠上位,阔钟状,裂片正三角形,花药长形,种子多数,卵形,7-10月开花结果。
产地中国北方海拔-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2
丹参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厘米。根细长,圆柱形,外皮朱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顶端小叶片较侧生叶片大,小叶片卵圆形。轮伞花序项生兼腋生,花唇形,蓝紫色,上唇直立,下唇较上唇短。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药用部分为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3
沙参
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胡萝卜状,不分枝,高可达1米,植株直立而不分枝,假总状或圆锥花序,狭窄,花梗短,花萼全缘或具齿;花冠常紫色或蓝色,花梗短,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花药细长;子房下位,胚珠多数。种子椭圆状。7-8月开花。
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无毒,甘而微苦,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也有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之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根煮去苦味后,可食用。
4
苦参
苦参为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5
玄参
玄参为管状花目玄参科草本植物,又名元参、黑参、鬼藏,植株高达,可达1米余。支根数条,纺锤形或胡萝卜状膨大,粗可达3厘米以上。生于海拔米以下的竹林、溪旁、丛林及高草丛中。产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陕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四川。甘、苦、咸,微寒。归脾、胃、肾经。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6
太子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
7
明党参
明党参,别名:山萝卜、粉沙参,为伞形科、明党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主根纺锤形或长索形,长5-20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淡黄色,内部白色。茎直立,高50-厘米,圆柱形,表面被白色粉末,有分枝,枝疏散而开展,侧枝通常互生,侧枝上的小枝互生或对生。生晒品又称粉沙参,本品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抗应激的作用。
8
东洋参
其实就是牛蒡,又名恶实、大力子。属桔梗目,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宽卵形,长达30厘米,宽达21厘米,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成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浅褐色。一千多年前日本从中国引进并改良成食物,
牛蒡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倍,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茎类之首。牛蒡根含有菊糖及挥发油、牛蒡酸、多种多酚物质及醛类,并富含纤维素和氨基酸。
牛蒡根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且含量较高,尤其是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氨基酸含量高,如具有健脑作用的天门冬氨酸占总氨基酸的25%-28%,精氨酸占18%-20%,且含有Ca、Mg、Fe、Mn、Zn等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看着重楼一路上涨的价格,你还不心动种植吗?
稀缺的名贵药材白芨有种植前景吗?会不会晚了?(白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乡村致富经——种植七叶一枝花发家致富一亩地年产值10万元
北京卫视全面报道白芨的大用途(白芨功效和用途介绍最全面)
重楼价格突飞猛进(上)——品种与历史走势分析
强身健体养生保健吃黄精(黄精功效与用途最全面介绍)
年七叶一枝花种植前景?七叶一枝花的种植
教你识别黄精种类(图文)值得收藏
众所周知,人参自古以来一直被成为“神草”,对于滋补强身有着神奇的功效,然而中药里也有许多味药,外观与人参非常相似,中药名称里也带“参”字,这些药材药用效果各不一样,人们把它们作为人参一样的补益药来使用造成滥用误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那么这些药物该如何鉴别呢?带您走进它们,发现其中的奥妙。
1.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的鉴别
人参最早主产于山西五台山一带,古书上称其为上党人参。后来由于五台山地区植被大量砍伐,从明代后期开始,山西地区就没有人参可采了。而以后在以吉林长白山为主的大致同一纬度地带发现较多人参,从此就主要使用那里的的人参了。人参和三七的地上部分非常像因为它们是同属的植物,但是人参下面的须根较长而三七较短。人参的功效第一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古代碰到元气虚脱、脉微欲绝的危重症时往往重用人参来挽救生命,一般选用优质人参,单用,比如独参汤,可用至20-30克,煎汤频频服用,有相当好的效果。当然现在也用人参的注射剂再配合西医的抢救措施,效果可能更好。第二,人参可以补脏腑之气,主要补心、肾、肺、脾之气。第三,生津止渴。人参本身是个补气的药,所以认为它治疗津伤口渴主要依靠益气生津,这属于阳生阴长,尤其是脾胃的气机健旺了,阴津就更容易生成。热病和消渴中属于气津两伤的,使用人参都会有很好的效果。第四,安神益智。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气虚而心神不安,引起了心悸失眠等症状的患者。
人参虽然补虚作用很好,但是也不能乱用,大量服用人参可中毒甚至死亡。若本身正气不虚,长期不合理的使用人参会出现高血压、失眠、烦躁不安、便秘或者出血、水肿等不良反应,美国的疾病目录中将这种情况称为“人参滥用综合征”。另外,青少年长期服用含有人参的药物容易造成性早熟。因此没有明显需要不可乱用人参。
党参又叫潞参、潞党参或者台党参,需要注意的是党参与上党人参是不同的中药,古代文献讲上党人参就是人参而党参是明代以后才开始出现并使用的。党参独特的作用就是能够补血,因而其是气血双补之药,对于血虚证有良好的疗效,而人参一般还不认为是气血双补药。
太子参主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等省,是一味气阴双补的中药,因其药性平和,对于元气虚脱证是没有疗效的,对肺脾的气阴两伤还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的,成人肺脾的气阴两伤,如果病情不严重,不需要峻补时,太子参也是很常用的药。
西洋参与人参均可以补元气,因此,西洋参同样可以作用于元气虚脱、脉细欲绝的危重患者,作为其急救药,而且它们都可以补肺、心、肾、脾四脏之气,在这些方面西洋参与人参的功效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一个是用药强度,总体来讲,西洋参药力强度还是稍逊于人参的并且在补脾气上,西洋参没有人参用的广泛,因为脾是喜温燥喜芳香的,而西洋参是苦寒性质的药,不为脾所喜。第二点不同就是,西洋参是一个补阴的药物,因此对于元气虚而又阴虚火旺的人,西洋参比人参更合适,在补阴气方面,西洋参与太子参类似,然起作用力强于太子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当中对西洋参与人参有非常精辟的概括,张锡纯说西洋参“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不能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2.苦参、拳参、玄参的鉴别
苦参、拳参、玄参均为清热药,苦参是一味清热燥湿药,药性苦寒。苦参在临床上治疗湿热病症主要是作为外用药,比如妇女的湿热白带过多,煎汤来熏洗或者局部给药;皮肤有湿热疮疹,外用湿敷、或者浸泡。《本草正义》讲“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芩、连力量益烈”。
拳参是一味清热解毒药,拳参的特点是其入肝经,可用于热病神昏,惊痫抽搐以及破伤风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火热都可用拳参清热,无实火热毒者不宜食用,阴证疮疡患者忌服。
玄参与苦参、拳参一样均为清热药,同样可以用于清热解毒,主要用于咽喉肿痛和疮痈,玄参所应用的咽喉肿痛主要是热毒壅滞和阴虚火旺导致的。与苦参和拳参不同的是玄参的清热偏于凉血对温热病营分、血分热证都可应用,但是玄参没有止血的功效而拳参则可止血,因此对于温热病中热血妄行通常用拳参、生地比较多。玄参的另一个功效是养阴,本品甘寒质润可用于治疗五脏六腑的阴虚证,常配合生地,如治疗肠燥便秘的增液汤。
3.南沙参与北沙参的鉴别
南沙蛇与北沙参均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为主要功效,但是南沙参与北沙参的不同点是第一,两者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北沙参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而南沙参是桔梗科植物沙参的根。第二,在功效方面,北沙参滋养肺胃的作用较南沙参强,肺胃阴虚有热之证多用北沙参,清代《本草逢原》中也讲“沙参有两种,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弱”。第三,南沙参兼有补气祛痰的作用,如果肺阴虚兼有咳嗽有痰,用南沙参效果更好,如果脾胃阴虚兼有气虚,相对于北沙参南沙参也可作为补气健脾的药来用。
4.丹参:丹参是一味活血祛瘀药,应用十分广泛,可以活血止痛,治疗各种淤血疼痛证,也是活血通经药,用于淤血引起的月经不调。另外在伤科方面,丹参对于跌打损伤,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用于活血疗伤。宋代陈自明提出“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单身本身能够活血调经,而且在活血化瘀药当中作用比较好,不峻猛,不温燥,不容易伤阴血,而且容易祛瘀生新,淤血去有利于营血的新生。但是需要意识到,丹参这味活血化瘀药没有直接补血的功能。《神农本草经》提到丹参可以“除烦满”,本品如心经,既可清热凉血,又可除烦安神,既能活血又能养血以安神定志。用于热病邪入心营之烦躁不寐,甚至神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