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

最近,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代表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会(CINP)发布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在神经和精神疾病中应用的最新临床指南,原文在线发表于年7月的《IntJNeuropsychopharmacol》。

tDCS专家团队纳入了Pubmed上年7月5日前公开发表的tDCS临床试验,并进行系统性回顾和循证分析,制订了本版tDCS疗法的循证医学治疗指南。

表1tDCS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循证治疗指南

(版)

推荐等级

适应症

刺激部位(阳极)

刺激部位(阴极)

A级

(疗效确切)

重度抑郁症

左侧DLPFC

右侧DLPFC/SO

B级

(疗效可信)

神经性疼痛

疼痛对侧M1

对侧SO

纤维肌痛

左侧M1

对侧SO

偏头痛

左侧M1

对侧SO

术后急性疼痛

M1

对侧SO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

左DLPFC

右SO

脑卒中慢性期

运动功能障碍

患侧M1

对侧SO

对侧SO

健侧M1

患侧M1

健侧M1

脑卒中亚急性期

运动功能障碍

患侧M1

对侧SO

对侧SO

健侧M1

癫痫

对侧SO/肩部

癫痫病灶区

精神分裂症幻听

左前额叶

左颞顶联合区

成瘾

右DLPFC

左DLPFC

C级

(疗效可能)

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

M1/SMA

对侧SO

脑卒中慢性期

言语功能障碍

Broca区/Wernick区

对侧SO

对侧SO/肩部

右颞额叶

Broca区(左颞额)

右颞额叶

脑卒中亚急性期

运动功能障碍

患侧M1

健侧M1

强迫症

pre-SMA

SO

注:

①M1原始运动皮质,DLPFC前额叶背外侧区,SO眶上区,SMA辅助运动区,pre-SMA辅助运动前区;

②不推荐或无推荐,表示目前为止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有效性,但不代表没有证据。

详情如下:

专家们先将纳入的临床研究根据研究设计对其进行证据强度分级,研究设计越严谨、样本量越大、结果可信度越高,证据等级就越高(I级最高)。

表1纳入的临床研究证据分级标准

证据等级

要求

Ⅰ级

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真治疗组人数不少于25人(n≥25)且结果明确,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机化隐藏;2.明确的主要结果指标;3.明确的纳入/排除标准;4.合适的脱落率和交叉率,且潜在偏倚小;5.各治疗组之间的基线水平一致或针对差异进行合适的统计调整。

Ⅱ级

样本量较小,n25;还包括随机、安慰剂对照或者以上列出的1-5中至少有一条不满足。

Ⅲ级

所有其他对照试验

Ⅳ级

无对照;

病例系列或病例报道

接着,专家们根据证据分级来确定推荐等级,对于一种疾病的同一个治疗方案,支持的证据等级越高越多,获得的推荐等级越高(A级最高)。

表2根据证据等级确定推荐等级的标准

推荐等级

要求

A级

(确定有效或无效)

≥2个Ⅰ级证据

或1个Ⅰ级证据+≥2个Ⅱ级证据

B级

(极大可能有效或无效)

≥2个Ⅱ级证据

或1个Ⅱ级证据+≥2个Ⅲ级证据

C级

(可能有效或无效)

1个Ⅱ级证据

或≥2个Ⅲ级证据

不推荐

缺乏至少2个令人信服的Ⅲ级证据

结果详情疼痛对于缓解疼痛,tDCS主要刺激部位多为M1区(原始运动区)。1.tDCS阳极刺激M1区极大可能有效改善神经性疼痛、纤维肌痛、偏头痛及术后急性疼痛的相应症状,B级推荐;2.对tDCS治疗腰痛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暂时无推荐。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引起的神经性疾病,tDCS可以对大脑皮质起到刺激作用,促使黑质多巴胺的分泌增加。1.tDCS阳极刺激M1/SMA可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障碍,C级推荐;2.tDCS阳极刺激PFC可能不能改善运动功能障碍;3.tDCS阳极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DLPFC)极大可能改善认知障碍,B级推荐。脑卒中脑卒中后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皮层兴奋性出现异常,健侧皮层兴奋性相对增高,患侧皮层兴奋性降低。tDCS主要通过提高患侧兴奋性或降低健侧兴奋性或同时采取这两种措施来治疗脑卒中。1.患侧M1的阳极tDCS刺激,健侧M1的阴极刺激,以及双侧M1的tDCS(患侧阳极刺激+健侧阴极刺激)极大可能有助于慢性期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2.Broca区/Wernick区的阳极tDCS刺激,可能改善慢性期卒中后言语障碍,C级推荐;3.tDCS阳极刺激患侧M1或者阴极刺激健侧M1,对脑卒中亚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极大可能是有效的,B级推荐。癫痫阴极tDCS是通过痫性病灶的超极化作用从而抑制癫痫活动的。阴极tDCS刺激癫痫病灶区可能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并且安全(没有诱发癫痫发作),B级推荐。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左DLPFC脑血流减少,代谢减慢,而右侧DLPFC代谢亢进。大多数tDCS治疗选择增加左DLPFC的兴奋性,以达到调节大脑情感环路,缓解抑郁症的目的。左DLPFC的阳极tDCS刺激可有效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MDD),A级推荐。强迫症基于影像学研究发现辅助运动前区(pre-SMA)活动的减少,临床对强迫症患者的辅助运动前区使用阳极刺激,以调节潜在的异常脑网络,减少强迫症状。pre-SMA的阳极tDCS刺激可能改善强迫症状,C级推荐。精神分裂症幻听可能与皮层和皮层下神经网络调节紊乱相关,如额颞区域活化联系失常等,可采用tDCS对其进行调节。左侧前额叶的阳极刺激加左侧颞顶联合区的阴极刺激,极大可能改善精分患者的幻听症状,B级推荐。物质成瘾采用tDCS调节DLPFC的活动,能够有效减少物质依赖者的自发渴求水平,改善受损的认知功能及负面情绪,疗效持续稳定。1.右侧DLPFC阳极加左侧DLPFC阴极tDCS可能有效减少酒精成瘾的复发或渴求,B级推荐;2.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暂时无推荐。参考文献:FregniFelipe,El-HagrassyMirretM,Pacheco-BarriosKevinetal.Evidence-basedguidelinesandsecondarymeta-analysisfortheuseof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tDCS)inneurologicalandpsychiatricdisorders.[J].IntJNeuropsychopharmacol,.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d/118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