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身体被掏空”,成了许多城市人的口头语。在节奏紧张的城市生活里,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精神亚健康,但对此,我们很难察觉。《空中秋千》就像一面镜子,让读过的人从中发现真实的自己,放下重负,轻装上路。
年8月20日,由新经典主办、北京日本文化中心、腾讯文化协办的“奥田英朗《精神科的故事:空中秋千》新书首发式”在北京SK大厦拉开帷幕。著名编剧史航、著名心理学家简里里和大家分享了他们对《空中秋千》以及精神亚健康的看法,风趣的谈吐、深刻的洞见,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以下是内容集锦。
主持人:
今天,我们给各位介绍一位日本作家,他叫奥田英朗。这是一位具有传奇的色彩的人物,而且有着不走寻常路的魄力。他的非寻常之处我用以下几个简单的事实加以说明:
第一, 他和我们熟知的村上春树、东野圭吾被并称为“近十年韩国读者最喜爱的三大日本作家”。
第二,他和东野圭吾一样,也属于大器晚成之人。在他45岁的时候,凭借今天我们推荐给各位的《空中秋千》一举夺得了直木奖。
第三,他和东野圭吾还是很好的酒友,两个人在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会去银座的文坛酒吧买醉。
第四,他的这本《空中秋千》可以说是屡创奇迹。首先,在日本和韩国已经畅销过百万册,尤其是在韩国,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韩国读者最喜爱的日本小说。这本书也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据说首尔大学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就是这本《空中秋千》。受欢迎程度可以与现在《解忧杂货店》在我们国内的畅销程度相媲美。
《空中秋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甚至改变了一家出版社的命运,这家出版社是韩国的银杏树出版社。银杏树出版社本来是以出版一些企业内部刊物、良莠不齐的大众文学作为自己主要的经营内容。他们从日本引进了《空中秋千》,随着这本书的热买,银杏树出版社一跃成为韩国举足轻重的出版社之一。
奥田英朗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作家,他的这本《空中秋千》到底讲了一些什么。阅读这样一本书对于我们整天“感到身体被掏空”的现代人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书里疯疯癫癫的精神科医生伊良部又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我们今天有幸请到著名编剧史航老师、著名心理咨询师简里里老师和我们一同谈谈奥田英朗和他的《空中秋千》。
Q1
首先我想问一下史航老师,您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对于其中的哪个故事印象最深?或者说您对哪个故事最有感触?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人或事?
史航:
我想说的这个故事特别能够诱发各种强迫症,叫《岳父的假发》:有一个人老觉得岳父的头发是假的,越公开场合越想揪。这个故事慢慢变得不可收拾。我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故事,我想书里有好几个例子都跟我很像。比如,你们参加别人的婚礼,尤其是参加前任婚礼,会有一种冲动,看见有人正往那个香槟塔倒酒的时候,你突然想推倒它。我经常有这个冲动,他们垒得那么精致又颤颤巍巍的时候,你一定想看见它倒下是什么样的。我有香槟塔强迫症,他有岳父的假发强迫症。我去海底捞吃饭,有小伙子玩扯面,甩来甩去,我就那么看着想象:数到三,面一定会掉下去,打到旁边人。有时候愿望突然实现了,真的打到旁边的人,我就特别高兴。这个非常负能量和不道德,但就是强迫症。总觉得甩的时候发生点什么才有意思。我已经把自己列到患者的角度了。
这个是强烈的强迫症。岳父象征着医学界的权威,可主人公对自己的岳父经常生出一种扯掉假发的想法。他遇到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人就是伊良部大夫。这个伊良部是很奇特的医生,一会儿我们多做介绍。总之,找这样一个大夫看病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先被他搞得无比紧张,但之后接受了习惯了,会发现自己生命中前所未有的放松。因为你觉得自己精神有毛病,他的精神病又远远超过你,你必须悬崖勒马。勒他这匹马的时候,你就完全相信自己是正常人,很多病就不治自愈了。伊良部大夫用的是很独特的疗法,一会儿简里里老师会跟我们剖析得深一点。在这两本书《在游泳池》和《空中秋千》将近10个故事里,这个故事最吸引我,跟我的毛病最接近,所以正中痒处。
Q2
史航老师说的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大学讲师,他就是特别想把自己岳父的假发揪下来看看是什么样子。而伊良部采取的疗法就是他所谓的行为疗法:带着这位大学讲师到处搞破坏,比如更改路标什么的,本来是一个“大”字,就加一个点,改成“犬”字。这样的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行为疗法在心理学上有没有什么根据?或者如果遇到这样的症状,心理学家是怎么解决的?
简里里:
实际上,传统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里面,大夫不会鼓励你,陪你上街搞一些破坏。这些有可能是社工做的。因为我是搞心理咨询的,说说社工的坏话(笑)。这个故事讲的也是因为这个人在平时生活里被压抑的情绪比较多,很多时候他应该为自己主张,应该为自己发声的时候却没有办法发出这样的主张。所以,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就需要找一些出口。
他岳父刚好是一个权威的象征,刚好离他比较近,所以这个出口可以投射在岳父身上,想去拉假发。治疗的思路是讲得通的,我陪你出去搞破坏,帮助你去处理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但是在真实的心理咨询室里面,大多数的来访者很难真的做到。我对他说:其实没关系,你可以破坏一些东西,比如今天不刷碗了。他可能很紧张,说不行,不能不刷这个碗。多半是在这个普通的时刻,症状就会显示出来。在咨询室里面,大多时候咨询师会坐下来就跟你谈,问题好像有些无聊,比如:你真实的愤怒是什么,你感觉到什么被压抑,害怕什么?如果真的去拉他的假发,你的幻想里面担心会发生什么?这些会怎么影响你对自我的认同,还有怎么看待自己等等。真实的治疗过程会相对无聊一些,大夫可能不是这么有趣。
Q3
我们刚才听了两位老师讲治疗的方式,一种是怪异的行为疗法,一种是有科学依据的。史航老师,如果像您刚才讲的特别想把香槟塔给推倒,你愿意找伊良部还是愿意找心理医师?
史航:
如果有这个想法,我觉得这是特别宝贵的冲动。在我们这个年纪,慢慢连性冲动都没有,破坏性冲动是非常珍贵的,是心里少有的小火苗,我舍不得找伊良部,我舍不得找简里里,我一定要养育它。我知道这个小火苗是我还能“壁咚”这个世界的一点点理由而已,所以我肯定养着。
除了我神经这么大条的人,一般人肯定会把它当成一个事解决,就像我拆除炸弹引信一样。我们现在有几百斤的鞭炮,有人选择一个一个拆除引信,伊良部的方式是扔一个烟头,炸了以后也是结束,因为一切在可控范围内。我如果不是史航的话,会找伊良部,而不是找简里里。第一,因为我问了她活动时间安排,知道她太忙了。其次,我觉得伊良部这样比较好玩儿。我不知道心理学的任何依据,按我的理解,他的解决办法有点像森林着大火了,我先点一个火,把周围烧出一片空地,然后我们三个人躲在这里,这样大火从旁边过去,就不会烧到我们。用小规模的破坏形成一个心理安全港,这个安全港是开放的,结实的,随时可以刷新,因而大火就不会延烧到易燃易爆品了。伊良部的方式陪你做的都是小释放,小宣泄,不是最后让你的病变得不可收拾。其实这个度掌握得非常好,所以他是一个你以为他是在泼墨,其实他早就在心里一笔一划勾画出腹稿了,他不是见招拆招那种。所以我会找伊良部,我对他有信任感,信任他的同时,我也想跟戏剧化的人在一起。这种戏剧化的东西在人生中很难得,不应该错过。
Q4
《空中秋千》卖得非常火爆,日本、韩国已经畅销过百万册,也获得了直木奖,这样的现象是否印证我们当代人是真的需要这样一本书,也从反面印证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这些压力是哪里来的呢?
史航:
是不是韩国比日本卖得还好?是吧。这跟我猜想的一模一样,韩国人就是更不放松。这很明显,韩国人的焦躁和焦虑肯定超过日本。所以当然在他们那里更容易卖得好。
我们看这本书有趣,有趣一定有代价和风险。你心里一些小小不言的强迫症或者心理的软弱点,一些软肋、一些死穴会在这里被一一标明,或者被唤醒、被强调出来。这个才是有趣的事情。
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让轻松的人看了得意忘形,让不轻松的人更加如临大敌,反正都不会没有收获。
Q5
“精神科的故事”系列第一部《在游泳池》目前是豆瓣虚构类最受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