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后,蔡英文重蹈马英九困境

一百天民调将要出来的时候,蔡英文预感不妙,于是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不要拿什么一百天评价自己的工作,执政需要看长远,云云。

接着蓝营打脸,贴出当年马英九执政一百天的时候,蔡英文上街头抗议马英九执政不佳的照片。

后来陆续公布的民调果真不佳。解读下来,不满意是大幅提高。但信任度还有所保持。这说明很多人,还是期望蔡英文有所进步和改革。

就当下的情况看,确实不妙。她推出的干部人选,不是酒驾,就是失言,或者履历遭诟病。在政策处理上,当家才知油米贵。所以在向上一任政策靠拢的同时,不免又饱受奚落。

在应对部分族群抗议,比如华航罢工,国道收费员抗议时,又有失立场,要五毛给一块,只要你们上街头,够大声。

这种示范效应下,九月份要上街头的各类团体层出不穷。这个阶层得到满足,对应的阶层就立刻不满。同时发出声音的抗议小群体,获得利益,但付出全民买单的代价。所以结果是谁也不满意。

这边觉得蔡英文对“九二共识”态度不清,那边却怪蔡英文立场不够坚定。绿营的人觉得蔡英文用太多泛蓝,而蓝营却觉得蔡英文在追杀。所以怎么做都不能讨好到各方。

要真说蔡英文林全政府做得有多糟糕,其实倒也不见得。毕竟天,想做坏事也难。但执政团队中层出不穷的失言,才是目前看来最大的麻烦。

此处多说一句,台湾社会也似乎过于注重个人的只言片语。虽然不能说极尽断章取义之能事。一个过度重视言论得失的社会,有似得了某种强迫症。

但有一个定律叫做,怕什么来什么。越是怕认失言,越是各个争着抢说错话。之前是内阁成员,现在轮到民进党中立委。前有段宜康鄙视花莲那些选民,后有顾立雄新闻发布会上怒杠记者。说是得意忘形,傲慢,倒不如说其实是有些慌神,恼羞成怒的感觉。

以前是街头的英雄,民意的代表。自我标榜正义公正,但身份转换,转到台面上的时候,身份改变,街头性格未变。好辩,硬杠,甚至懂得耍横。过去叫做坚忍不拔,叫做机智敏锐。现在,却是显现出已经格格不入的调性。

他们已经不能适应于和风细雨之中,他们渴望风暴。却不曾想,风暴向着他们汹涌而来,他们注定死于风暴。

我并非批评台湾,也批评不上。只是旁观这样一场真人秀,必然会产生触动以及联想。政治的学问,以及夺得政权的学问,其实有很多道家的意义在其中。就好像你出招力道过猛的时候,必然会被这力道的后坐力打到。

当年,民进党对抗国民党,从最低潮的国会三十多席开始(少于目前的国民党),苦战八年,终于声势起来,实力高涨。但所用的手段,无非杯葛和瘫痪行政议程。

国民党说是完全执政,却处处被民进党掣肘,。搞到八年下来一事无成。终于轮到民进党上台。但问题是,民进党当年拖累国民党的一套,如今一点也不浪费,全部又着力于自己身上。

好比赌咒发誓要过午不食减肥瘦身的女孩,最后被抓包在夜市大排档中。她得找一个漂亮的理由来解释面前的杯盘狼藉。民进党似乎没有找到这样的理由,但身段已经转过来。我们街上人背后碎嘴别人,看这样的行为叫做不要脸。

当执政这么轻易就成为政党政治包袱的时候,一定要检视这样的民主是不是出了问题。我们就事论事,讲点形而上的东西。要讲的是民主的理论、实施以及检讨。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何以我们华人的民主总不够那么优质。

董桥说,某年全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怀柔召开。结果当年的《纽约时报》将“怀柔,翻译成“softbosom(酥胸!)”当然叫人想入非非。

抱着情趣的态度看待问题,怎么可能会想清楚问题中的道德含义。

民主就像是性工作者,虽然有着非常香艳的用途,但本质上却存在着交易的冷静与公平。

但假如将民主想象成为一个梦中情人的话。虽然充满着美好的一厢情愿的假想。却难免不时暴露出并非恰当的情绪化。

这或许与蔡英文执政百日的看法无关。

ReadMore

从一家资产千万乡镇企业的衰亡,看中国中小实业困局!

结婚为一个家,离婚为一套房

凯迪十六年政经深水区

合作请联系

长按







































鐧界櫆椋庡垵鏈熶粈涔堢棁鐘?
鐧介鐤棭鏈熻瘉鐘剁殑鍥剧墖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d/75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