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散文气质的电影,形

电影里人物众多,有叱咤风云的帮派大佬陆先生(葛优饰),不甘寂寞的交际花(小六,章子怡饰),说着地道上海话的日本妹夫渡部(浅野忠信饰),只收交通费的杀手(杜淳饰),被冷落却忠诚的姨太太(老五,钟欣桐饰),外表光鲜的电影皇后吴小姐(袁泉饰),深宅大院里深不可测的管家王妈(闫妮饰),偶尔偷腥的电影皇帝(韩庚饰),荷尔蒙满溢大脑的帮派小弟(王传君饰),一心想要破处的处男(杜江饰),善良的妓女(霍思燕饰),随波逐流的明星丈夫(吕行饰),投靠日本人的帮派二哥,陆先生的老板王先生(倪大红饰)。

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

电影时间被导演讲得东扯西拉,既不是倒叙,也不是插叙,感觉像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非线性的叙述,像我这种理科逻辑性强迫症的观者,真的很不喜欢这样的叙事方式,但是如果导演能把电影讲清楚,那就另当别论了。边看电影边听后排的人说,完全看不懂讲得什么。

电影一开始,镜头追随的是行走在夜幕下,坐在汽车里的美女侧影,然后画面斗转,渡部对着工会的周先生,用娴熟的上海话,讲诉一个小伙计想要娶老板的女儿,最后娶了佣人的丑女儿的故事。正常叙事没多久,又出现章子怡和钟汉良在一起跳舞的画面,为了避免让王先生没面子,陆先生在汽车里对章子怡说,我让你演女主角,你要安分一点。再接着,就和最开始,美女在车上,旁边还有渡部押送衔接起来了。整个时间序列就像是麻花一样,搅在一起,需要观者自行回味和揣摩。

电影里面有两个人物的性格散,也称之矛盾吧。首当其冲的就是,渡部,日本人,陆先生的妹夫。这个人物也是整部电影里刻画地极为丰满、立体的一个角色。

电影的前半段,渡部是黑帮大佬世界里的一股清流,比如在陆先生把砍了工会领导情妇的手来恐吓周先生的时候,渡部说,我还是先走了,还提醒陆先生,别在这里做事(杀人),然后离开回家去抱两个儿子。在陆先生和他一起打麻将的时候,说日本人要来谈生意,让渡部一起参加时,他提醒陆先生说,最好不要见,日本人都是坏人。他说自己说着上海话,两个儿子是上海人,所以自己不是日本人,如果日本人打上海,他就跟他们拼命。

电影的后半段,也正是这个口口声声效忠陆先生的妹夫,先性侵了小六,并把她作为性奴圈养起来,接着再设计将陆先生全家血洗,迫使陆先生不得不到香港苟且偷生。

渡部,他是隐忍的,压抑的,矛盾的。电影的后半段,很多镜头都在放他和小六吃饭、做爱,这是导演要告诉大家,食色性也?个人觉得导演是要告诉大家,渡部作为日本间谍,他的痛苦,无奈和挣扎,自己的儿子没法见面并带回国,自己还要重新穿上一件外套才能存活于世,他只能通过最简单粗暴的有限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无限愤懑。

其次,是一心想要破处的处男小罗罗,本来在车上的对话,还以为他是善男信女一枚,但当他拿起锹对着周先生一阵猛打的时候,又让我看到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陆先生片头就说了,“那些混在罢工人群中的恶人,你也不知道他要什么。他们不喜欢现在这些美的东西,好像目的就是要把这些美的给消灭掉。”这是整部电影的点题——消亡,从这句话开始,电影就慢慢地讲诉一个一个的消亡。

还记得电影一开始的那个日本人渡部讲的故事吗?老板问小伙计,你真的爱我的女儿吗?小伙计答,真的,不管她是否有钱,是否美丽,我都爱她。于是,主人就让他娶了一个佣人的丑女人。这是在辐射,主人所代表的陆先生或者说上层社会的人,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爱情,只要有钱就有女人,所谓nomoney,nohoney是也。

当陆先生为了让章子怡安分一点,让她代替吴小姐(袁泉饰)出演电影女主角的时候,提到了后面出场的吴小姐。在那个时代,戏子不过是棋子,外表光鲜艳丽之下,还是被大佬们操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吴小姐和她的丈夫就是一个例子,吴小姐不嫌她的丈夫比她名气弱,演技差,收入低,她爱着她的丈夫,甚至为了她的丈夫她去求戴先生。可是,她的丈夫在现实中,更热衷于随波逐流,当吴小姐还幻想只要有爱就可以一起生活的时候,她的丈夫早就答应了戴先生给他的丰厚条件。转身,对着吴小姐鞠了个躬。最后,演技差的丈夫却演了一出此生最好的戏。吴小姐,心酸的眼泪,苦笑着释然,也罢,也罢,就此“罗曼蒂克消亡”吧。

日本人想要和陆先生做生意,可是陆先生虽为黑帮,但他不是汉奸,他不同意。于是,日本人动了杀机。此时,渡部利用妙计把陆先生全家一锅端,除了陆先生。留下他是为了要他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导演很少用俯视镜头,但是把血洗陆家的这一场景展现,用了两次俯视的镜头。我看到这个镜头时,想到的是,“天不可运筹兮,人为蝼蚁”。在命运面前,我们都只是提线的木偶,任凭你是一世枭雄,最后还不是躲不过命运,孑然一身去了香港,选择沉默。慢镜头里,站在入境处的陆先生,一脱帽,代表着他对过去的敬畏;一抬手,表达着他曾今的光荣都成为了历史。

生而为人,命运使然,难说抱歉。

陆先生逃难到香港,苟且偷生的惨状,拜二哥所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于是,稍微恢复点气力之后,陆先生打电话让老五帮忙给杜淳弄一张票,好让杜淳回到上海给他报仇。怎奈,老五对陆先生情谊深厚,自己主动决定参与复仇计划(杜淳看到她后,说,你怎么来了?快回去),谁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老五就是活生生地为了陆先生搭上了自己的命。乱枪扫射和一枪崩头,强烈对比。

战争胜利后,陆先生回到了上海,在福利院找到了小六。从而知道了妹夫背叛自己、诈死的事情,为此他去了战俘营。本来他可以痛快地解决掉渡部,但是他没有。他和电影最开始一样,拿了一张纸和一支笔,他要他自己写。可是,渡部和周先生一样冥顽不灵,陆先生只好崩了他的一个儿子,才让他心甘情愿地“奋笔疾书”。这算是呼应了。

这部片子,10分满分的话,我给7.5分,为了那个曾经风情万种的黄金时代。

看完电影后,留有的疑问:

01

杜江演的那个始终想要破处男之身的小罗罗,最后和妓女说完,世上最美的情话“我养你”之后,怎么就销声匿迹了?

02吴小姐和陆先生在重庆的时候,她说还是想念上海菜,此处有何深意?按道理说,她应该不想再回到上海才对。她不是那种势力的人,应该不会眷念自己在上海的名气。而且在上海,因为戴先生插足婚姻,才让她和她的丈夫分开。这么多痛苦的回忆,干嘛还要想念上海?03

陆先生和杜淳带着两个侄子准备到香港时,王先生在汽车里给了他们一盒钱,但是最后王先生呢?









































白癫疯医院
法国敏柏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d/82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