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悲伤中,我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受害者,而开始有独立生长的能力,在悲伤中,我们滋长了爱和同情,这种爱和同情,既给父母,也给那个曾经弱小的自己。
(一)
豆瓣有个很有名的小组,叫「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有10万多个成员。
小组里弥漫的是怨念和不满。
长长的叙述自己童年、青少年与父母的争吵、打骂,彼此纠缠。
原生家庭、童年、创伤,这样的频繁出现,高高的置顶帖连载武志红老师的“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这几年心理学普及最大的成果之一,是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了解父母对我们成长的影响。
经常有人跟我说:「我的问题来自我的原生家庭」。说这些话的人,大多读过一些心理学的书,这些书会不遗余力地宣传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巨大影响。
他们当然是对的。「家庭是人格的制造工厂」,如果仔细回溯,你会发现,大多数人的问题,确实跟父母的争吵、忽视、溺爱、或明或暗的控制、严苛的要求、难以琢磨的期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父母」从备受尊重的家庭权威,变成了心理问题的替罪羊。
(二)
省略号后面还可以罗列更多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的背后,隐藏着某些极端可恶的坏父母,但更多的,是有着各种缺陷和局限的普通父母。
我们的父母生于六、七十年代,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普遍存在着生活艰难,也普遍是多子女家庭。
养育孩子不用费太大精力,只要没有饿着,就能自己长大。我们父母普遍缺少“被关爱”的体验,而他们依旧会延续养育我们的这种方式。
他们受制于他们的时代背景、教育水平、成长环境和社会地位,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不想爱孩子,而是不会。
对于父母来说,完全做到对儿女的爱与信任并不容易,因为这些能力最初的发展源头,来自生命头几年与自己的养育者的关系,在之后的几十年人生中,又不断的改写、重复、强化、恶化或修复。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的早年成长中的创伤体验也会再度被唤醒,投射在与自己孩子的关系中,形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爱恨交织的情感纠缠。
他们甚至意识不到问题,伤害却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这些伤害滋养了愤怒,而愤怒又承载了生活的其它不如意,在像「父母皆祸害」这样的豆瓣小组蔓延。
如果仔细审视,你会发现,愤怒界定了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有一个强者,有一个弱者,有一个施害者,有一个受害者。指责、控诉、报复,无论你在愤怒中做些什么,它总是把情绪两头的人紧紧绑在一起。所以愤怒延续了我们和家庭的关系,让我们无法独立,更别提愤怒对关系的撕裂和对生活的破坏。
愤怒太重,可是,像「反父母皆祸害」小组这样的「原谅」,又太轻了,轻到让我们想用「原谅」,从问题中逃开。
有没有更合适的路可走?
(三)
我有个朋友,是个强企业的工程师,人很能干,事业也顺利。但他一直不太开心。他父母在一个单位的食堂做点杂事,没受过什么教育,只会跟他说类似「你要好好读书,见了亲戚要礼貌」之类的话。他们不太管孩子具体的学习,只看孩子的成绩。至于三观啊、职业生涯啊、人生理想之类的话题,更是无从谈起。
但他自己在慢慢成长。他考上了当地很好的中学,又上了一个很好的大学。上大学之前,他从来都是听话的孩子,没顶撞过父母。上了大学之后,发现原来除了成绩单之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在乎,可这些他父母从来没和他聊过,于是冲突开始大量产生,无论父母说什么,他都要反驳几句。那时候,他心里憋着一句话:
「你们对我的教育有问题!」
这句话他怎么也说不出口,而愤怒和怨恨却在积压着。
有一天他跑来问我:「你觉得我现在怎么样?」
「很好啊。」我诧异地看着他,「一路上好的学校,现在有车有房,事业也顺利,就是缺个女朋友嘛。」
「那你觉得,我这些成就,全靠自己努力,还是也有父母培养的功劳?」
「啊?应该也有父母培养的功劳吧?」我楞了下,「你为什么这么问?」
「我就是想确认下。」他说,「这么多年来,我父母从来没有参与我的学习和生活。当别人父母为他们辅导功课,跟他们谈心的时候,我却只能自己努力。我知道他们理解不了,也做不到。现在,我就是很想确认一下,这么多年,他们是不是也在有意培养我。」
「如果是呢?」我问。
「如果是,那我就不是一个人」。他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父母在我身边的感觉了」。
他的愤怒慢慢地消失了,隐藏在背后的悲伤,却开始显露出来。
我知道这悲伤是什么。
一个我们很难承认的事实:我们没有能理解、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父母,没有别人都有的嬉笑打闹、无忧无虑的童年;当我们误以为「幸福美满的家庭」该是人生标配的时候,却发现上帝分配给我们的家庭,充满阴影和残缺。而最让我们难过的,是「父母已经尽力了,他们能提供的、能想到的,就是这样了。」
我们悲伤的是,父母和我们,对这一切,都无能为力。
假期,我那个朋友回了趟家。回来他说,父母都老了。
(四)
心理学家罗伯特库丝在研究人们怎么面对死亡时,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5阶段模型: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平静。这个模型也被用来广泛地解释人们如何面对一切不如意的事,比如,面对一个不完美的父母。
现已耄耋之年的祖辈,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动荡,不可避免会不断破坏他们内心的安全与信任,当他们渐渐老去,渐渐失去赖以体验安全的健康、财富、能力等时,他们能够抓住的,唯有自己的儿女。当然,他们能抓住的东西越少,他们的世界就会越狭窄,反过来,他们就会更加死死地抓住儿女。
该怎么面对一个不完美的父母呢?
除了愤怒和原谅之外,也许我们还能悲伤。
悲伤不是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但它最接近真相。悲伤能帮我们从愤怒中解脱出来。
在悲伤中,我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受害者,而开始有独立生长的能力,在悲伤中,我们滋长了爱和同情,这种爱和同情,既给父母,也给那个曾经弱小的自己。
[春暖花开心理工作室]是一家拥有专业、权威心理咨询师团队的公司,该团队的咨询师在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实践中都学有专长且拥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在临床心理治疗方面都功力深厚,各有专长。
工作领域:青少年心理咨询(1+N心理成长模式)、情感婚姻家庭咨询、性心理咨询,女性心灵成长咨询;提供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各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企业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