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的图片,你们的“强迫症”犯了吗?
强迫症到底是什么呢?
快来和站站一起看看吧~
○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不必要或不正常,违反了自己的意愿,但无法摆脱,为此深感焦虑和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我们有一些强迫观念,比如:你可能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寻根究底,你可能总是怀疑自己言行的正确性,你可能反复回想起自己过去的经历,你可能害怕自己的情绪和言行失去控制,你可能会强迫洗涤、检查、整理、计数或进行某些仪式性行为,你可能会感到某些明知非理性却又无法摆脱的强烈冲动。
但是别担心哦,这些都是强迫症的可能表现,并非是能被诊断为强迫症的充分条件。若你并不因此而烦恼、学习生活也并未受到影响,那你就是个假的强迫症患者哦~
真正的强迫症,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国外很出名的一个案例:一个强迫症患者小女孩觉得她家的一面墙壁很压抑,一觉得压抑她就强迫自己吃墙壁,每天只要一想起这个墙壁,就会压抑,然后吃墙壁,这样吃了十年,最后发现的时候,孩子的喉咙和食道全部因为擦伤而溃烂发炎,肚子里都是寄生虫。
这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停下就会不断焦虑的心理症状,才是真正的强迫症,才是和抑郁症并列的可怕的心理疾病。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
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系指反复闯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持续存在的思想、观念、表象、情绪、冲动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没有现实意义,非己所欲,违反了个人意愿。患者明知没有必要,试图忽略,压抑或用其他思想、动作来对抗它。但无法摆脱,因而苦恼和焦虑。有的患者抵制不明显或随病程进展,抵抗逐渐减弱。
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是指强迫症患者通过反复的行为或动作,以阻止或降低强迫观念所致焦虑和痛苦的一种行为或仪式化动作,常继发于强迫观念。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无意义的或无效的,且反复企图加以抵抗,导致明显焦虑。虽然强迫行为并不是为了获得快感,但是可以使焦虑或痛苦暂时缓解。对于病程漫长的患者,抵制可能十分微弱。强迫性行为有的为外显性的,为能看得见的一些仪式或行为;有的则较为隐匿,如默默计数或祷告;有的为了消除强迫思维而用另外一种思维来抵抗或消除。从根本上讲,这些行为既不能给人以愉快,也无助于任务的完成。
强迫行为与患者所担心、害怕的事情之间的联系常常不合逻辑,如将物品排列整齐是为了防止心爱的人受到伤害等或明显超过了正常界限,如每天花几小时的时间洗澡来防止生病。
回避行为
患者通常采用回避行为,中和或随意的形式以减轻焦虑,故患者通常回避会诱发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人。地点及事物。疾病严重时,回避可能成为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