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我是冯小刚

刘震云曾这样定义过潘金莲:

潘金莲最大的特点是反叛,她的反叛是在性的方面,不受男权体制对女德的片面苛求所限制。正是这个社会现实一直延续着对女性的荡妇羞辱:任何时候,只要骂一个女人潘金莲、包法利夫人,甚至不需要任何证据,她就得乖乖地尽一切努力自证清白。

然而——

就算我不是潘金莲,却同样在这尖锐的社会中忍受着痛苦;

就算我不是潘金莲,却还是不得不和一群爷们周旋;

就算我不是潘金莲,却依然成了笑话。

这便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的哀怨。

好吧,社长不得不承认,一开始我并没有多看好这部电影:

近年来第五代导演的集体没落让我对冯小刚也颇有微词,即使他去年才拿了一个影帝;而范冰冰美到还没有让我从《封神传奇》《爵迹》等一众妖艳贱货片中缓过神来;再加上大鹏这位刻意卖笑的煎饼侠……就算是圆形画幅,我也觉得不过是一个噱头罢了。

然而今天看完电影后我发现,我!错!了!

冯小刚这次比老炮儿还“硬”!范冰冰全程演技在线!大鹏的表现让人惊喜!而那圆形方形的画幅设计,更是绝了!

这次给冯小刚满分,不怕他骄傲!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这部电影的画幅。

电影根据具体的剧情场景发展,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种画幅。

在主人公李雪莲的两次进京告状中,圆形画幅里的江南小镇悄然变成了方形画幅的北京,这恰巧寓意了江南的温柔如水和京城的庄严肃穆;而中间的汽车过道和末尾的旧人相见又变成了长方形,这就给人一种越出故事回归现实的无奈感。

其中圆形画幅尤为有趣,给人一种“窥探”的感觉,悄悄的,让观众作为“旁观者”静静地思考;且这种画幅更具美感,拥有一种古典气质,似中国古代建筑里的圆形拱门,似中国山水画里的构图;此外,这种画幅还有一种“聚焦感”,好比拿着一个望远镜专心致志地看一场风景。

(中国山水画圆形构图)

再来说说这部电影的画面。

本来江南小镇就美,在冯小刚的精心策划下,这更加成为了一种视觉享受!大量对称构图简直强迫症的救星啊!配上古朴的色调和淡然的色彩,再加之大量的固定镜头和浅景深,使一桢桢画面俨然成为了油画!而再怎么扮土都美的范冰冰,简直就是从油画里面走出来的人!

画幅和画面的精致,直接让我联想到了分分钟叹为观止的《布达佩斯大饭店》!

接着我们说说音响。

是的,“声画合一”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开头就以冯小刚的一段画外音引入,随后伴着阵阵鼓点的配合,呼出片名的几个大字,瞬间抓眼抓耳抓心!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以鼓点为重的音响效果穿针引线般串起观众的情绪!

最后,我们才来说说它的剧情。

本片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编剧也正是刘震云,有刘震云就有剧情保证,这点一点不假。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纠正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在十多年时间里,从镇到县,由市至省,再到首都,广阔天地中,一路与形形色色的大男人斗智斗勇、周旋不断……

片中的李雪莲,讲真,法律上真的不在理,但在情感上却又“理所当然”。她那一身死轴死轴一条道走到底的劲儿颇有点秋菊打官司的味道,说实话,看得我,觉得她又烦,但又该!

再看看片中那些一层一层的官僚主义们,貌似都在积极地处理李雪莲的事儿,但个个都心怀鬼胎,服务上级打压下级,没一个是真心实意要来帮李雪莲的。就算是郭涛扮演的爱慕者,忠厚老实的赵大头,在最后也落得了一身臭气!

其实社长并不想说谁,这就是现实,甚至我也不能说在这部电影里谁对谁错,到最后,不仅是李雪莲扯不清,连观众也扯不清。好在这扯不清的故事才让观众更加明白:

抗争不一定得救,但不抗争一定不得救!

当下中国的院线电影就像个大型T台,模式化的美人姿态扭捏地展示着对资本的崇拜以及对商业的妥协,好在冯小刚在这次颇为成功地找到了商业和艺术的平衡点,用我行我素的五官(哈哈)和独成一派的冯氏幽默造就了这么一部惊艳国际的佳作。

社长长舒一口气,这一次,在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奖确实不带水的,实!至!名!归!

(范冰冰获奖后拥抱冯小刚)

最后,社长还想对我曾经最喜欢的导演陈凯歌说一句:

加油……

●文章内图片来自网络

End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z/78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