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相信任何一个影音爱好者都会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影音库。
在配置了一套群晖NAS之后,我便马不停蹄的开始将我各处搜刮来的影视资源统统迁移到NAS上,想要通过NAS构建一套家庭影视系统,可以提供电视、手机、IPAD等设备连接观看。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搜刮来的影视文件文件名琳琅满目,要如何能让他们被Kodi、Jellyfin或者群晖自带的VideoStation等软件准确的识别出来然后生成一个漂亮的海报墙呢?
我使用的方案是通过tinyMediaManager来管理整理本地影视库,削刮到的影视信息保留在本地,并且文件都按照规范的命名来重命名保存,然后各个应用平台直接读取本地的电影信息使用。
这个方案有两个优点,
井井有条的本地化文件管理
tinyMediaManager可以将你的视频文件按照削刮来的信息重新命名,创建或者重命名你的电影文件夹,并将削刮的元数据保留到对应的文件夹,在寻找电影的时候可以让你体会到满满的舒适感;
整理后的文件夹削刮后的影视文件一劳永逸的多平台设置
Kodi、Jellyfin、VideoStation可以直接使用我本地的元数据,或者通过规范的命名削刮影视信息,少去了削刮器的设置操作,也省去了电影文件命名不规范要手动识别的情况,因为这些操作都已经由tinyMediaManager完成了!
Jellyfin海报墙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这个方案的安装过程。
安装过程
在docker共享文件夹下新建一个tinymediamanager的文件夹
打开Docker注册表搜索tinyMediaManager,下载映像tinyMediaManager/tinyMediaManager这是官方版本的tinyMediaManager,目前版本是v4..5,已经适配中文,并且免费版没有削刮电影数量的限制。
启动下载好的映像,使用已选择的网络
点击高级设置,修改环境变量,
USER_ID=0GROUP_ID=0#获取root用户权限
PASSWORD=mima#可自行设定,不可为空,打开tinyMediaManager的密码
设置一个本地端口
添加文件夹存储空间映射,设置存储好映射
/docker/tinymediamanager→/data/docker/tinymediamanager→/app/addons/video→/media#video是你NAS上面存放电影剧集的文件夹,请自行替换成你NAS上的文件夹
保存,完成,然后tinyMediaManager容器就开始运行了
接下来打开输入网页你的NAS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