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康复就像马拉松,我总结的这些对你坚

吉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47706.html

我跑过马拉松,在漫长的赛道上你不能和任何人去比,你只能和你自己比。

很多时候你越期待自己可以快点好,就像马拉松你希望自己更快一些跑完,最终只会是徒劳,在这场漫长的斗争中,你只有耐心脚踏实地一步步走才会有收获。

究竟要改变什么呢?

可是很多人给我留言,我们到底在焦虑症中要改变什么呢?

其实诸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中你永远不要想着战胜它们,因为它们就是你的一部分,你改变的只是对待它们的态度。

就像佛教有一则故事叫“谁缚汝”,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在12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人生的各种纠缠,从而向三祖僧璨求解脱,演出一段惊天动地的“谁缚汝”公案:

其实往往束缚住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这场漫长的康复马拉松就是让你学会一步步从自己设下的弥天陷阱中走出来。

为何要学会“接纳”

在弗洛伊德《癔症的研究》中,他写到:

“他的意识中并不存在焦虑的真正原因,而只是发现焦虑……把病人意识到的心理现象,与其他的意识内容形成因果联系,这似乎是很有必要的,在许多情况下,真正的因果性已经脱离了意识的知觉,而病人毫无迟疑地试图形成另一种他自己认为,但又不存在的联系。”

在他的研究中,他把焦虑作为一种无意识冲突下的产物,而真正产生焦虑的原因却被放在潜意识中与意识失去了联系。

精神分析把焦虑被分成三种:

-现实性焦虑

-神经症性焦虑

-道德性焦虑。

前者(现实性焦虑)与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境有关,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焦虑的来源,在此种情况下,行动是解决焦虑的好的办法。

但更多情况下我们的焦虑是后面的两种(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引起焦虑的内容是我们潜伏于心的,连自己都不能轻易接受的思想、冲动和欲望。

比如,

有的人害怕承认脆弱,而在生活中一直表现强大。

有的害怕去依赖而表现的独立到似乎不需要别人。

我们对自己的这些感到羞愧,于是试图把它排斥在想法之外,然而,我们抗拒的东西会一直存在。结果是,我们又投入大量的心理能量用到这种排斥上,不让那些有威胁性的情感浮出水面进入我们的意识。

所以这样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因此,无论这些想法让你感到如何地痛苦,你都要努力让自己迎接它。同时,接纳也要注意不是强迫自己接受我们的痛苦,而是更多地接纳自己的态度,这些想法和感受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它们不等同于自己,面对痛苦本身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接纳要首先培养对自己的慈悲,从对自己的全然地接纳开始。

信心和耐心必不可少

我们知道神经症的康复经常要用“月”和“年”来计算,这个过程也是针对自己性格问题的不断修复过程,这自然着急不得。

康复这件事,如果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则容易事倍功半,甚至一败涂地。所以,“快快走”有时候会“慢慢到”,而“慢慢走”的话,反而可能“快快到”。有些人由于孤陋寡闻,不懂很多客观规律,所以,做起事来非常急躁,犹如涨潮时一浪接着一浪。

之前我的一个来访者很有趣,一开始他因为自己焦虑问题找我,每次聊的过程中总要问我:“老师,你说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好啊!”

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上来,因为根本没人可以回答他这个问题,就这样我们过了大概半年,一次无意中,他居然给我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ysybj/14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