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神经是负责传递大脑信号,而植物神经,它是由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所组成的,不负责传递大脑的信号,他控制我们的心跳,呼吸,肠道蠕动。当这种强烈的情感慢慢消退,直至消失的时候,这种躯体症状也会慢慢的消失不见。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经常见的,比如当你要面临高考的前夕,你就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在我咨询的生涯当中,也经常遇到这类的情况,这称之为应激性的焦虑障碍。
人类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精神协调性将情感伤害降到最低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可以通过意识的改变,而将这种外界刺激所导致的情感伤害降到最低。这也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领。而对于这种积压的情感,意识疗法最主要的应对方法就是如何正确地去表达他们。看清楚这种源自祖先的防御机制纯粹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带有极大的意识去表达他们。但有极大的意识去释放他们。甚至带有极大的意识觉知它所携带的信号。
我们对于情感的压制模式,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启了。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我们会逐步的压制不被父母所认可的情感,这会让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认识自己,慢慢的就会活成父母的附庸跟傀儡。这就会形成意识疗法里面提到的限制信念。等长大成人以后,现实世界当中任何违背了这种信念的事物,都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与你内心产生剧烈的冲突,当我们再也没有力量压制他们的时候,就会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的形式在我们的身体上爆发出来。在成为心境障碍之前不都是情感的描述嘛!
同时当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因为太忙了,他们没有在我们的身边陪伴我们,那我们就有一种不安全的这种情感,这种情感会被我们压制进我们的潜意识层面。我们不断的去压制,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这种压制的能力,这在很多时候看起来非常的有效。而实际上,它会慢慢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个世界都是不安全的,基于这种不安全的思维模式,我们就很难主动地去寻找这种安全感。我们会不断地从外界寻找这种不安全的证据!最后导致诸如焦虑症这样的神经症。
跟我们祖先一样不安全感导致的惧怕是所有神经症当中最核心的情感
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渴望有人主动地去接近自己。给自己以安全感,而实际上这种消极被动地等待奇迹的发生。是未来所能发生的事情当中概率最小的。不安全感导致的惧怕是所有神经症当中最核心的情感。因为惧怕这种不安全,惧怕被人家拒绝,惧怕被人家伤害,那么我们表现出来的就是提前的拒绝别人,提前的伤害别人,提前回避别人,但是内在的另外一种情感,会非常的强烈,这两种情感在相互的争斗。我们一直在内耗。这会极大削弱我们生命的质量。
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原生家庭导致的这种限制性信念,它往往会导致两种极端的伤害,一种就是诸如焦虑症,强迫症在内的神经症,另外一类就是导致我们很难融入没有同理心为特征的人格障碍。不管是哪一种状态,他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不能很好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去做,而是他们不知道该去表达哪种情感,在社交恐惧症当中,这种表现尤为明显,当我在跟一个人接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冲突的。
在我们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潜意识的不安全感,惧怕感,害怕被拒绝感,不配感,自卑感,一旦被触发从我们的内心升腾而起的时候,这会让我们意识到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情感。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它们,我们可能会持续我们固有的这种人体防御机制,那就是回避机制或者是抗拒机制。但这个时候我们也非常清楚的知道这种机制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所以这个时候的我们就会变得无所适从。我们越是尽量去压制这些喷薄而出的情感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越强大。这要调动你极大的能量,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机械化,僵直跟呆板,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面红耳赤汗流浃背心慌气短为特征的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在两性关系当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这种体验。当我们对一个人产生爱慕之情的时候,这就会有一种爱慕的情感,但同时你的潜意识当中那种不安全导致的惧怕的情感也会升腾而起,这两种情感会导致思维在头脑里不断的来回重复上演,让我们进退失据,左右徘徊,所以很多处在爱恋关系当中的人们前来做咨询的时候,他们大多数是因为拿不定主意的显得优柔寡断,从而辗转反侧,夜难成寐。这实际上是情感冲突导致心理状态的外在体现。
情感的表达并不是单纯的无意识的情感宣泄
情感的表达不是情感的宣泄,也不是情感的反应,当我们在受到外界刺激,勃然大怒的时候,大发雷霆的时候,这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这绝对不是情感上的表达,这是一种处在持续无意识的被情感牵制的状态。基于这种宣泄,大脑会为你牵扯出更多的负向情感。比如后悔懊恼内疚,情感的表达与情绪的宣泄不是一回事,情感情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区别也非常的明显。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