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师拿久稳刷题2020中学教资笔试科二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每个周末分享2套教师资格证笔试密押试卷(培训机构内部押题),其无论是题目难度、深度,还是对真题命题规律的把握,都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值得所有考生一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学校里有时我们会看到个别学生情绪持续低落,思维迟缓,对班级、学校的活动都提不起兴趣,这可能是()的表现。

A、强迫症

B、焦虑症

C、社交恐惧症

D、抑郁症

2、马克思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一论断表明()。

A、遗传素质最终决定人的发展

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

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

3、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4、某老师讲授圆的周长时,还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突出贡献。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该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5、课程开发应该包括教育目标的确立、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学习结果的评价等环节。该论述对应的课程编制模式是

()。

A、过程模式

B、目标模式

C、评价模式

D、开发模式

6、为了记住“老鼠”“桌子”这两个词,而进行“老鼠正在啃桌子”这样的联想,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A、计划和监控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7、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口头提问、书面测验,教师的这种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绝对评价

C、相对评价

D、诊断性评价

8、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9、下列选项中,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

10、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

A、正强化

B、替代强化

C、负强化

D、自我强化

11、教师期望效应说明()。

A、成人的期望是把“双刃剑”

B、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能过高

C、良好的期望可促进学生的发展

D、学生的发展往往背离成人的期望

12、赵老师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其做法违背了德育原则中的()。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13、“勤能补拙”说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A、性格与能力

B、气质与能力

C、气质与性格

D、能力与兴趣

14、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5、“教育在于使青年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种论断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A、教育无目的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宗教本位论

16、我国古代的“六艺”和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反映了古代教育的()特征。

A、教育的阶级性

B、教育形式的个别教育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D、教育的普及

17、小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有助于其对长方体的理解,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8、下列选项中。与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分科化

B、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

19、一名中学生在学习植物生长时,以时间为轴,将植物由种子到成熟这一过程制作了一幅生长一览图,全部展现出来。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20、孙老师讲课时,迟到的王娜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她。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21、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的西方著名教育学家是()。

A、卢梭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都是正面影响。

23、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24、倒摄抑制是顺向负迁移。

25、教学活动除了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应发展学生的品德、体质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皮亚杰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特点。

27、简述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

28、简述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29、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问题:

(1)请从德育方法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行为。(8分)

(2)(2)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10分)

31、材料:

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班级的排名在30几名,回家后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问题:

(1)分析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8分)

按上图操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ysybj/146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