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的一些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正常人也有。那么对于同样的行为,为什么有的人是强迫症,而有的人却是正常的呢?又该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强迫症呢?
在这里我们用中庸之道来分析一下。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即凡事有度。核心是平衡、适度。告诫我们凡事要理性思考,把握好尺度,不偏不倚。
中庸之道讲究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的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有的人偏左、有的人偏右、有的人居中而已。无论是偏左还是偏右,只要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但是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正常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深很抽象?接下来我们举个简单且接地气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大多数人应该都做过血常规检查吧,检验报告单上每一项指标都给出了一个参考值,而这个参考值是个范围,检验结果只要在这个参考范围内都是正常的,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正常的。
人的行为也是这个道理,每个行为都有一个合理的参考范围,如果能够把握好尺度,做到不偏不倚、凡事有度就是正常的,而低于或者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正常的。
我们就拿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一个行为——洗手来举例子。比如,一个人一天正常的洗手次数在~20次(这个次数是为了给大家分析假设的)。有的人注重个人卫生或者因工作需要(比如医生),每天洗手次数多,在这个正常范围偏右的位置,接近20次;有人不那么讲究卫生,每天洗手次数少,在这个正常范围偏左的位置,可能一天只洗次,但是只要把握好尺度,落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
如果一个人在正常条件下一天只洗1、2次手或者干脆不洗手,低于了那个范围,这是不正常的,是个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而如果一个人一天无缘无故地洗0次、40次或者更多次,这就没有把握好尺度,是无度的,是不正常的。
强迫症患者在患病前,他们可以做到不偏不倚、凡事有度。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他们患病了,他们的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就远远地超出了这个正常范围,打破了正常的尺度,而且这些行为是不能自控的。
比如洁癖患者不受控制地反复洗手。正常人手脏了洗手洗0秒或者一分钟就洗好了,而洁癖患者可能要洗分钟、5分钟甚者更长时间。洗一次觉得没洗干净,还要再去洗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极大地超过了正常的尺度。如果不去洗就会焦虑不安、恐惧害怕,就卡在那里,什么事也干不了。
正常人如果手脏了不去洗手或者没有洗手的条件,他们不会卡在那里,他们可以不洗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内心也不会因为手脏而产生焦虑不安、恐惧害怕等不好的感觉。
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区别就是强迫症患者总是不受控制地反复去做某些行为或穷思竭虑,远远地超过了正常的尺度,他们也知道这些行为是不正常的,是没有意义的,是非必需的,想对抗,但内心的焦虑不安、恐惧害怕迫使他们无法摆脱,不得不继续行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强迫症患者要勇敢地豁出去,当症状来临时迅速地转移注意力,带着症状去生活,不断地走山型曲线,将自己的行为重新拉回到正常范围内,拉回到患强迫症之前的那个范围。能够把握好尺度,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到不偏不倚、凡事有度,不做某个行为也不会产生焦虑不安、恐惧害怕的感觉,他们就痊愈了。
写在最后:
我可以走出强迫症,相信你也一定可以,加油!
和我一起走出强迫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