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悦读美国也是苦出身,世界第一强国遭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竞选时曾许诺,当选后将驱逐墨西哥非法移民并在美墨边界修建耗资上百亿美元的隔离墙。特朗普胜选后,墨西哥最大水泥厂之一的奇瓦瓦水泥集团主动表示,如果特朗普决定修建隔离墙,他们愿意提供服务。一家以色列企业也摩拳擦掌,理由是他们最擅长修建“隔离墙”,且效果已在以色列修建的隔离墙中得到验证。

你印象里的边境线是什么样?高墙、铁丝网,荷枪实弹戒备森严?还是在地图上看到的,被一根根线条切割的地球?

一言

不合就出国

看看这些奇葩的边境线

每一条边境线,都有它的历史和故事,每一条边境线,都有它自己的样子。边境线究竟有多少种花式,我们一起去看看。

边境线上的“打群架”表演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的瓦嘎检查站,每天双方仪仗队都会举行降旗仪式。两国士兵在号角声中挺起胸膛,神气十足地走向对方,然后庄严地降下自己国家的国旗。这个全球独有的边境线上的降旗仪式,逐渐成为具有表演性质的旅游项目,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往参观。

边境仪式虽然没有刀枪相见、硝烟弥漫的场面,但这对冤家在仪式中依然表现得剑拔弩张。在外人看来,他们彼此过于夸张的动作,更多的是可爱搞笑的观赏成分。

▍边境线上的“打群架”表演

双方参加仪式的士兵,一定是特别挑选的,个个威风凛凛。当他们昂首阔步来到观众面前,士兵们开始单个或者两个表演起来,手臂前后摆动差不多到水平的位置,步子也迈得特大,踢起可比肩高的正步,靴子狠狠砸向地面,前胸一起一伏,怒目圆睁,双手握拳,一副要冲过去和对方打群架的样子。

国旗降下后,双方仪仗兵返回,继续摆着齐肩高的直臂,气呼呼地冲往国门。在几要贴身相撞之时,同在边境线旁“急刹车”,大力跺脚立定后转身。最后,双方礼仪性握手,边境线上的大铁门轰隆隆关上,降旗仪式就结束了。

这个地方原本就是一个国家,印度那边叫旁遮普邦,巴基斯坦这边叫旁遮普省。年8月,一条人为划分的界线将旁遮普拆成了两个,一扇铁门也割断了不知多少家庭。

好多国家在克隆“长城”

去年,突尼斯宣布了一项在与利比亚的边境线修建“长城”,把武装分子拒之门外的计划。突尼斯总理伊斯德说,这条“反恐墙”将从海岸一侧向内陆延伸公里。

其实,不止突尼斯,近年来,已有多个国家在边境竖起高墙。去年9月,沙特开始在其北部边境修建一条长约公里的“千里长城”,抵御“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进入。

▍好多国家在克隆长城

除了防范极端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恶也是隔离墙拔地而起的原因之一。乌克兰政府去年9月宣布,为了阻挡俄罗斯的“侵略”,已着手在两国超过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修建包括壕沟、车辆栏障沟和观察哨所的屏障。

如今,在塞浦路斯,沿着分隔北部土耳其族裔和南部希腊族裔的“绿线”,有一条隔离带。在马来西亚北部与泰国的边境,有一条阻止泰国非法劳工进入的围栏。在美国,也有多处这样的屏障用于阻止墨西哥边境的非法活动。

而最出名的当属以色列的隔离墙。这道接近公里长,配有铁丝网、电子警示篱笆和八米高混凝土高墙的屏障,意在将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地区与以色列彻底隔离。以色列称,这是“唯一能把男性和女性自杀式炸弹袭击者的渗透降低到最小的东西”。

没有书的图书馆横跨俩国家

或许在你脑海中,边境线可能意味着森严的防守、无休止的政治纠纷和“禁止跨越”的厉令。别太严肃,其实它们也可以很有爱。赫斯克尔图书馆歌剧院,是为了纪念玛莎·史都华德·哈斯凯尔的父母,以及她的丈夫卡洛斯·弗里曼·哈斯凯尔而建立。这座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边境线上的图书馆,同时拥有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地址。

▍没有书的图书馆横跨两个国家

这座建于年的图书馆可是很纯粹地横跨了边境线,他的一个门建在加拿大一侧,正门则建在美国国土上。他的藏书和舞台都设在加拿大的一侧,但是主要入口和剧院的大多数座椅都在美国一侧,所以被称为美国唯一一个没有书的图书馆和唯一一个没有舞台的剧院。

既然横跨了两个国家的边境线,于是,在这个图书馆的地板上,人们做出了粗黑的线条来表示国境线。想借阅图书,麻烦,先到加拿大一趟。想坐下欣赏歌剧,好吧,请坐在美国境内,坐落在加拿大境内的舞台上,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至于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建造图书馆和剧院的哈斯凯尔家族,为了让不论加拿大人还是美国人都有平等进入该图书馆和剧院的权利。

哎呀,我点的啤酒在邻国

除了这个有爱的图书馆,在欧洲还有许多好玩的边境线。有时一张石桌便足以标记三个国家,而有时,你在酒馆点的一杯啤酒,可能要从另一个国家端过来。

▍哎呀,我的啤酒在邻国

巴勒拿骚是荷兰一个自治市。它与比利时直辖市巴尔勒赫尔托赫共有一个不寻常的边界。这块位于荷兰南部与比利时接壤的地区,有22块比利时的飞地(被外国领土包围的土地)。在比利时的飞地之中,又有8块荷兰的飞地。这里的边境线十分复杂,甚至有些房子是两国平分。

例如叫DeBiergrens的这家啤酒专卖店,它有比荷两个地址、两支连结不同电信系统的电话,就连收银台也有两个。你可以从属于荷兰的门口进去,从另一个门口出来,就到了比利时。

因为这个特殊情况,这里成了观光胜地,人们来此体验脚踏荷兰土地,手却在比利时拿啤酒的特殊乐趣。而当地人更是早就习惯,甚至发展出独树一格的生态:荷兰那边的打烊时间已到,店家只要把桌子挪到比利时这边,就可以继续营业。

12世纪的欧洲,战争此起彼伏,这个小镇也没有幸免。年荷兰独立时签订的条约中,保留了该城混乱的边境线,并且直接地将其分配给两个国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商量了年他们这样画边境线

当然,说起奇葩的边境线,北欧波罗的海中,有一个叫做Market的小岛,这里的边境线绝对属于奇葩中的精品。这个岛的面积只有0.03平方公里,大概相当于四个标准足球场。岛上没有人居住,只有一座小小的灯塔。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都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岛。

▍你是边境人,你全家都是边境人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瑞典和芬兰两国的国境线从这个岛中穿过,只不过,这条国境线穿过这个小岛的方式有点奇葩:不是以一条直线从岛中穿过,而是画了一个妖娆的S形曲线。

原来,在年瑞典与俄国(当时芬兰被俄国吞并)签订的条约中明确,两国的国境线穿过这个小岛的正中央,但在年,俄国人和芬兰人在岛上修建灯塔的时候,稀里糊涂地把这个灯塔造在了属于瑞典的一边,等于是在别国的领土上未经许可建造了一幢建筑物。

俗话说外交无小事,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一寸都不能让的,按说瑞典应该严厉谴责,责令芬兰人立刻整改。于是,瑞典和芬兰在整整一百年后的年,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既然你这灯塔造都造好了,我把国境线稍微挪一下,把它框给你不就好了?不过,你得在岛上还给我一块相等面积的土地。就这样,两个国家联手划定了这条奇葩的S形国境线。

边境

线怎么画出来的?

来看世界第一强国的“耻辱”

通常,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国与国之间划定边界,是一件反复谈判非常严肃的事情。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过,“俄罗斯国土虽大,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有本事来抢!”

毕竟,像划定边境线这样的事情,可是事关尊严和利益的。像瑞典和芬兰那样画边境线只是典型的奇葩事件。地球上大多数的边境线是怎么画出来的,恐怕很多人都不清楚。

最久远的边境线只有多年历史?

▍最久远的边境线只有多年历史?

边境线自从有国家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就有。可是近代大规模开始划分国界,是从18世纪才开始的。难道国界划分只有区区多年?要想了解这些,我们得从一场发生在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说起。

现在追逐潮流的女士,许多都喜欢波西米亚风的衣服,追求自由的波希米亚(就是现在的捷克)人,不仅有象征着拥有流苏、褶皱、大摆裙的流行服饰,更是自由洒脱、热情奔放的代名词。这场历经30年的战争,最早的导火索也是波西米亚人为了自由和独立。

波希米亚年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派遣耶稣会教士进入波希米亚,任命斐迪南大公(这位可不是萨拉热窝被刺的那位)为波希米亚国王。

斐迪南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他们的教堂。于是在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起义了。他们冲进王宫,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名钦差和一名文书从城堡的三楼窗户,直接扔了出去。按理说从离地面17米高的窗户被扔出去,三人谁也活不了,可当时欧洲各国城市的卫生状况都很差,城堡的周围堆了不少垃圾。这三人都掉到垃圾堆上,除了受到惊吓、被摔晕外,只有一人摔伤了腿。

这听起来有点滑稽的“扔窗事件”,捅开了三十年战争的马蚂蜂窝。这场战争从年一直打到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战争结束签订的一系列和约,而这个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至上的国际基本原则,并以此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

当然,划分国界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一个国家对相关区域的主权和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但至少这份和约提到的以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对消弭战火是有着积极的作用。

难以摆脱的北纬38度线“魔咒”

渴望和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许多边境线,却和战争有着扯不清的关系。北纬38度线,一条横穿朝鲜半岛中部的极为普通的纬线。这条本是无形的地球经纬线,却成了一条真正戒备森严的边境线,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

▍难以摆脱的北纬30°魔咒

利用北纬38度线作为军事分界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年,日、俄两国密谋瓜分朝鲜之时,日本向沙俄秘密提出以北纬38度线作为两方瓜分朝鲜的分界线。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政府也曾秘密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 ”以北。

二战末期,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前,美、苏在朝鲜半岛的作战范围问题上,根本没有进行过仔细研究。但美国扔下两颗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让日本突然投降成为可能。如此一来,在朝鲜半岛受降以及实行军事占领的问题,一下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韩国学者金基兆年在韩国《新东亚》月刊上披露,年8月10日凌晨,美军情报部门窃听到了日本决定无条件投降的电报。不久,美军又截获日本驻朝鲜军队司令部发给大本营的电报:“苏联军队正大批进入朝鲜。如果美军进入这个地区,全体日本军队就可能向美军投降”。

年8月1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以“ ”作为美、苏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分界线的建议。次日,杜鲁门给斯大林发出密电,其中包含以“ ”为受降界线的内容。8月16日,斯大林复信,对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没有提出异议。就这样,“ ”这一分界线被明确地规定和执行下来。

有意思的是,8年后,朝鲜半岛上交战各方签署停战协定时,所确定的临时军事分界线也是在“ ”附近。

全世界最长的直线国界在美国

殖民时代来临后,直线国界便成为了一个国家受侵略,被瓜分的耻辱标志。今天的非洲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国家的国界被切割得笔直,从中似乎可以感觉到,当时列强在划分非洲土地时是多么的不经意与不耐烦。那么,问题出来了,世界上最长的直线边界属于哪个国家呢?

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直线边界的国家,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世界第一强国之称的美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极度“耻辱”的标记呢?原因很简单,美国也是“贫苦”出身,而三百年前的北美土地上,没有合众国,只有殖民地。

年,英美两国协商划定加拿大与美国之间西部地区的边境线。因为那个时候加拿大还是名副其实的英国殖民地,所以是英国与已经获得独立的美国划定边界。当时双方商定,以北纬49度线当做美加西部地区的陆上边境线。

▍全世界最长的边境线在美国

当时双方的官员粗枝大叶,以至于这条边境线被确定下来后,英方的官员才发现,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南部的一个半岛“罗伯茨角”,向南伸过了北纬49度线,被这条直线“裁”给了美国。

患强迫症的英国画出的埃及边境线

在古代,国家间的边境或者很模糊,或者是沿着高山、河流形成曲折的“自然边境”,殖民帝国兴起之后,非洲这个“重灾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国界线笔直的国家。

其中,边境线画得最“规范”的直线,是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埃及除了东北角一段短短的国界线外,其余的边界基本组成了一个大写的直角。这么“标准”的边境线,绝对是强迫症患者画出来的。

▍患强迫症的英国画出的埃及边境线

没错,这个强迫症患者,就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年1月19日,英国和埃及在开罗签订了《英埃共管苏丹协定》,规定在北纬22度以南的地区,成立英埃共管政府。二战后,英国军队相继撤离其在非洲的殖民地,但北纬22度却被沿用下来,成为埃及与苏丹的边境。

而埃及与西边的邻居利比亚之间,是浩瀚的沙漠。想在沙漠划出一条分界线并不是易事,于是,图方便的殖民者就大手一挥,东经25度这条地理学意义上的直线最终成了埃及与利比亚的国界。由此,埃及这个最“正点”的垂直梯形边界成形了。

然而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么?怎么可能。英国人在巴基斯坦与印度边境留下了克什米尔问题,在中东留下了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一直冲突,怎么会亏待埃及和苏丹呢?仔细观察埃及的南段边界,会发现两个突出部,一处向南嵌入苏丹,一处向北直通红海。这段整死强迫症的国界是哪冒出来的?

原来,年英国重新调整了行政边界,把北纬22度以南一块阿巴达人部落的地划归埃及,同时把北面一块丰饶的贝沙族的放牧地划归苏丹,于是这里出现了一段不规则的曲线和无休止的纠纷。

这个曲线与北纬22度线相交形成了南北两个三角区。向南的一处叫比尔泰维勒三角区,土地非常贫瘠,埃及和苏丹都没兴趣派出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管理,于是可怜的比尔泰维勒三角区就成了没有任何国家政权和党派政府的自由之地。

年7月,一个美国人为了实现自己女儿当公主的梦,不远万里来到这片荒凉贫瘠的比尔泰维勒三角区,自封国王建立了“北苏丹王国”。当然这个国家还属于私人国家,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认可。

插旗

占地已经到外太空

边境线会消失吗?

为了让自己闺女当公主,自己去找块无主地当国王,这位美国爸爸脑洞也真是够大。当然,这种美国范儿的脑洞大开,还有很多。和下面要说的事比起来,“北苏丹王国”就太小儿科了。

年的愚人节,白宫请愿网站收到了一份让人哭笑不得的网上请愿,要求阿拉斯加州脱离美国加入俄罗斯。这块美国最大的飞地,可是年美国花了万美元,从俄罗斯的手里买来的,怎么能说送就送回去呢。白宫怎么样回应?可以参考年得克萨斯独立的请愿,当时白宫回应说国家要团结。

地球上被人们划出来的边境线,可不是一直不变的。有的国家合并了,有的“分家”了,于是地图上的这些线条,也跟着发生了变化。那,边境线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消失吗?

万平方公里的“无主地”

万平方公里的“无主地”

今年六一儿童节这天,在遥远的地球南边的智利,开了一个协商会。这个名叫《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会,每年开一次,商量的事情,都和一块万平方公里的“无主地”有关。

《南极条约》里规定,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自由的,但是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那是不是说,现在的南极就没有边境线呢?

虽然现在各国冻结在南极的主权要求,但是插旗占地的动作却从未停止。年,美国在印度新德里会议上一口气提出了多平方公里的管理区要求,为此,中俄澳联合提出了拉斯曼丘陵管理区作为一种制衡。为了争取东道国的支持,三国甚至捏着鼻子承认了印度有权加入管理。印度当时的理由绝对奇葩:“1.3亿年前,印度和南极洲都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当时拉斯曼丘陵和印度接壤。”

▍万平方公里的无主土地

在特别管理区外,还有各国互相承认的个特别保护区,进入这些保护区,可是要得到主管国家的批准。这一类的保护区通常较小,不过中国单独保护的格罗夫山哈丁峰地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是面积第三大的保护区。

这不,虽然南极是块面积足够大的“无主地”,可是人们仍乐此不疲地在这儿画出了许多“边境线”。由此可见,边境线从来都是为了利益产生。难道,只要有利益存在的一天,边境线就不会消失?

月球差点成美国第52个州

有趣的是,在地球上画边境线,似乎已经不太能满足一些人的胃口。于是,有的人仰望星空,准备在地球之外,继续画边境线。在年出版的的第一期《科学之友》杂志上,刊登过这么一则关于登月的故事。

年7月21日2时56分,纳尔·阿姆斯特朗打开舱门走下舷梯时,他开口道:“我,哈勃·威尔逊(即纳尔·阿姆斯特朗),以全人类的名义宣布:月球不属于哪个国家,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顿了一下,他又说:“我们为和平而来。”此时,卫星转播中断,伫止了47分30秒。

原来美国政府拟定的登月宣言讲稿全是:“我,哈勃·威尔逊,郑重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拥有对月球的领土主权。”纳尔·阿姆斯特朗临时改变登月宣言的原因是,他一上月球就发现登月区附近有许多列队的UFO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们。

当然我们现在无从知道是不是真的有UFO在盯着这几位去月球“宣誓主权”准备划界的宇航员,也许是要“吞并月球”紧张心虚,错把环形山啥的当成UFO也不一定。但是,美国曼哈顿科学家埃德华·泰勒在《原子能科学家杂志》上在《原子能科学家杂志》上披露的内幕,似乎佐证了美国人对在月球上划分边境线的狂热。在文章中,埃德华·泰勒披露,美国空军和陆军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打算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并且宣布月球归美国所有。

拿身份证就能出国旅游

把边境线画出地球画进太空,有点无厘头,还是说回地球上的事吧。边境线除了是限制其他国家的人口涌入自己国家的栅栏,更多的是为了对流通的商品和货物收税。所以,边境线会因为国家的经济利益而变得“难以逾越”。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边境线同时也会因为利益,而变得模糊不清。

▍淘宝帝国正在擦掉全世界的“边境线”

去年,国内有媒体报道,由中国方面提出并筹划、选址的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已经得到中俄朝三国认可。在这个构想中,中国、朝鲜和俄罗斯各划出10平方公里土地,由三国共同建设旅游休闲娱乐设施,并合作探索“一区三国”管理模式。“无国界旅游区”建立后,游客可凭有效证件自由进出国际旅游合作区,入区免签,离区免税。

吉林省珲春市市长透露,针对“无国界旅区”的提案,俄方和朝方都非常积极,可以说是旅游不分国界,旅游不分政治,旅游资源互相享受,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经济是重要载体,带动两国文化、军事、生态、资源的共同发展。”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盖志毅示。,“我们不仅要发展边境地区经贸,更要向纵深发展,以此为基础促进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

而在此之前,广西北海、防城港、百色及崇左市,就已经对全国游客开放了赴越南的9条边境旅游线路。百色市旅游局的唐先生说,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就是游客无需护照、签证,只要持有中国公民身份证,就可以通过口岸办理赴越南的旅游通行证并出境参加赴越南的旅游。

对于习惯了在中国境内看德天瀑布的人来说,拿着身份证从越南高平那边,从另一个角度看同源而出的板约瀑布,当然是另一番风情。

你是边境人你们全国都是边境人

边境地区生活的人们,我们称呼为“边民”。可是有一个国家,全国人都是“边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你是边境人,你们全国都是边境人

日本学者内田树的《日本边境论》,论述了日本人的“边境心态”。在这本书里,内田树把这种“边境心态”描述为,日本列岛的政治意识是从把自己作为“边民”的自我意识中衍生出来的。曾经,岸田秀用人格分裂来形容日本的近代化,日本人的人格分裂成“内在的自我”和“外在的自我”。这种人格分裂并不是近代日本人所独有的特征。

不仅仅是日本,所有文化都根据各自固有的二项对立来确立这个世界的秩序。在论述通过对立产生秩序的时候,拉康如是说:“这些对立并不是由现实世界引出的。这些对立给了现实世界以骨架、轴和构造,让现实世界变得有组织,让人现实地存在。有了这些对立,人才能从其中重新找到自我。”

书中所说二元对立的秩序也许是产生边境线的一个原因。国家之间各种各样的政治、历史等因素决定边境线的面貌,而边境线也能或多或少反映出“邻里关系”以及不同的环境、文化和经济状况。

一些联系紧密的国家,比如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边境线几乎是模糊的,国家之间的边境线仅仅只是一条线或者路标,甚至是一排田垄。而且各国之间没有关税。统一的货币,甚至统一的宪法,令欧洲联盟越来越像联邦制国家。又或是像申根国家那样,乘坐申根国家之间的飞机、火车就像乘国内航班一样,无需办理出入境手续。

不过,这些看似消失的边境线,其实还是随时会变得清晰起来。欧盟委员会近日提议,将申根区部分国家实施的边境管控措施再延长3个月,以防止难民在欧洲境内混乱的“二次流动”。

去年,为了限制急剧增加的难民数量,德国政府突然宣布,恢复与奥地利之间的边境管制,重新实行边境检查。此举很快引发连锁效应,一时间,申根区内出现了许多边境哨卡,以人员自由流动为骄傲的申根体系首次遭遇尴尬。

欧盟委员会今年3月提出“恢复申根体系”路线图,要求在今年年底前解除内部边境管控,恢复申根区人员正常自由流动。“现在看来这个信誓旦旦的承诺肯定是泡汤了,申根区这个被欧盟视为最伟大的成就前景黯淡,恐怕永远也不会完全恢复人员自由流动了。”英国《每日快报》如是评论。

淘宝帝国正在擦掉全世界的“边境线”

在一幅政治地图上,国与国之间的界限相当清楚。然而在一张竞争图上所显示的,金融与企业活动川流不息的情况,使这些疆界已大多消失不见了。这是大前研一在《无国界的世界》这本书里描述的。

▍拿身份证就能出国旅游

而这情景,正是我们现在的世界。有了互联网+,我们正在体验的是信息和数据的交流,互联网让各地的经济产生变化。当一件商品出现市场差价的时候,因为互联网+信息传播,价格高地和低谷很快就会被铲峰填谷。以不动产为例,当中国的房价不断地高涨,当它涨到高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后,中国出现了投资房产走向变化,而那些被认为低价的地区和国家的房产成为很多人的投资选择。

如今,在郑州的车行里下单订一辆劳斯莱斯幻影,一周后,从英国厂房里开出来的这辆车,就停在了郑州的街上。

全球经济版图上,边境线已经越来越模糊。也许,未来的某一天,那些曾经在地图上以不同的线条标注起来的边境线,也会随着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而消失吧。

撰文:东方今报记者薛晨飞

责任编辑:薛晨飞

值班编辑:李诚

“深悦读”是东方今报新近开辟的栏目。这里有最意想不到的冷知识,有最轻松可读的海量信息。你心里的十万个为什么,想找到答案,只要在







































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要多久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ysybj/7545.html

当前时间: